Linux 硬盤分IDE 硬盤和SCSI 硬盤,目前基本上是SCSI 硬盤。對于IDE 硬盤,驅動器標識符為“hdx~”,其中“hd”表明分區(qū)所在設備的類型,這里是指IDE 硬盤。“x”為盤號(a 為基本盤,b 為基本從屬盤,c 為輔助主盤,d 為輔助從屬盤),“~”代表分區(qū),前四個分區(qū)用數(shù)字1 到4 表示,它們是主分區(qū)或擴展分區(qū),從5 開始就是邏輯分區(qū)。
例,hda3 表示為第一個IDE 硬盤上的第三個主分區(qū)或擴展分區(qū),hdb2 表示為第二個IDE 硬盤上的第二個主分區(qū)或擴展分區(qū)。
對于SCSI 硬盤則標識為“sdx~”,SCSI 硬盤是用“sd”來表示分區(qū)所在設備的類型的,其余則和IDE 硬盤的表示方法一樣。
1.查看當前系統(tǒng)的分區(qū)情況:
lsblk ????-f ????查看系統(tǒng)的分區(qū)和掛載的情況.
結果為分區(qū)情況+分區(qū)類型+標識符+掛載點
2.磁盤情況查詢:
①.查詢系統(tǒng)整體磁盤使用情況:df -lh
②.查詢指定目錄的磁盤占用情況:du -h /目錄
查詢指定目錄的磁盤占用情況,默認為當前目錄
-s 指定目錄占用大小匯總;-h 帶計量單位;-a 含文件;--max-depth=1 子目錄深度;-c 列出明細的同時,增加匯總值(du -ach --max-depth=1 /opt)
③.磁盤情況-工作實用指令:
統(tǒng)計/home 文件夾下文件的個數(shù):ls -l /home | gerp "^_" | wc -l
統(tǒng)計/home 文件夾下目錄的個數(shù):ls -l /home | gerp "^d" | wc -l
統(tǒng)計/home 文件夾下文件的個數(shù),包括子文件夾里的:ls -lR /home | gerp "^_" | wc -l
統(tǒng)計文件夾下目錄的個數(shù),包括子文件夾里的:ls -lR /home | gerp "^d" | wc -l
以樹狀顯示目錄結構:tree
3.掛載的經(jīng)典案例:
Linux 系統(tǒng)增加一個新的硬盤,并且掛載到????/home/newdisk:
①虛擬機添加硬盤:
在【虛擬機】菜單中,選擇【設置】,然后設備列表里添加硬盤,然后一路【下一步】,中間只有選擇磁盤大小的地方需要修改,至到完成。然后重啟系統(tǒng)
②分區(qū)fdisk /dev/sdb:
分區(qū)命令????fdisk ????/dev/sdb;開始對/sdb 分區(qū):
?m 顯示命令列表
?p 顯示磁盤分區(qū)同fdisk –l
?n 新增分區(qū)
?d 刪除分區(qū)
?w 寫入并退出
開始分區(qū)后輸入n,新增分區(qū),然后選擇p ,分區(qū)類型為主分區(qū)。兩次回車默認剩余全部空間。最后輸入w 寫入分區(qū)并退出,若不保存退出輸入q
③格式化mkfs -t ext4 /dev/sdb1,其中ext4 是分區(qū)類型
④掛載先創(chuàng)建一個????/home/newdisk:
掛載:mount 設備名稱掛載目錄;mount /dev/sdb1 /home/newdisk;
卸載:umount 設備名稱或者掛載目錄
⑤設置可以自動掛載(永久掛載,當你重啟系統(tǒng),仍然可以掛載到/home/newdisk):
永久掛載: 通過修改/etc/fstab 實現(xiàn)掛載:vim ????/etc/fstab;????/dev/sdb1 /home/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
添加完成后執(zhí)行mount –a 即刻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