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減肥,應該是這個時代所有女性的標配。幾乎很少有女性覺得自己的身材是標準的,女性的目標早已不僅僅在于降低體重,更在于一種和諧自然的美。所以“減肥”被塑身,塑形,減脂等概念取代。
普通女性尚且如此,對于明星而言,身材的保持則更為重要。張天愛曾經曬出一張自己的減肥食譜,她使用雞蛋和黃瓜減肥法,每周可以瘦10到15斤,這個方法她堅持了兩年。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對于營養的均衡攝入方面并不是太科學。
其實相比減重,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營養的均衡和身體的健康。那我們要如何吃才更健康?我們在日常中存在哪些飲食的誤區?有沒有維持身體健康的科學減重方法?
如果你也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妨來讀讀這本《療愈的飲食與斷食》。它的作者是M籍醫學博士楊定一,出版了《真原醫》《好睡》《豐盛》《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不合理的快樂》《時間的陷阱》《短路》《奇跡》《轉折點》等Z作。
在這本書中,他用專業但又十分易于理解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用“減法”或“簡化”飲食調整來進行自我療愈,以達到調整內分泌,恢復代謝靈活,改變慢性病體質的目的。
作者所提出了“斷食”法,可以讓我們做到飲食與代謝之間的平衡,讓代謝更靈活,避免慢性病的出現,保持身體健康。
一、糾正幾個飲食誤區
在正式介紹斷食法之前,我們要先糾正幾個飲食上的誤區。
誤區1、只要所有的食物都少吃就一些,就可以減少能量攝入,達到減重的目的。
其實無論我們吃什么,蕞應該關注的是飲食與代謝之間的平衡以及代謝的靈活性。而說到代謝,我們便很自覺地想到一個詞:胰島素。胰島素的重要之處不僅僅在于降低血糖,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將身體通過進食取得的營養運送到細胞并儲存。也就是說胰島素是一把開啟細胞大門,讓營養進入細胞,推動身體進行能量轉換的鑰匙。
胰島素蕞先分解的是糖類,也就是我們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然后蛋白質,蕞后是脂肪。但我們不能一直在進食,更不能一直在吃碳水類食品,而讓胰島素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如果一直刺激它,它就會失靈,無法將糖類分解,導致糖尿病。所以,我們控制飲食的關鍵,實際是“控糖”!
誤區2、為控制體內脂肪的積累,持續進行低脂飲食,盡可能地不攝入脂肪。
其實,對于減肥人士 ,脂肪并沒有那么可怕,它除了是重要的營養素,還是重要的熱量來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許多內分泌和體內訊息調控分子的前驅物,對于女性體內荷爾蒙的維護有重要作用。
關鍵是我們要善于攝入好的脂肪,比如亞麻籽油,椰子油,牛油果油,橄欖油,堅果等。而且,脂肪對胰島素的刺激是最低的,可以維持我們的情緒穩定。我們真正應該控制的是糖的攝入。
誤區3、蛋白質可以多吃。
蛋白質是一種容易給人帶來飽腹感的物質,但是不能把蛋白質當成主要的熱量來源,因為它的結構復雜,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將它消化和代謝,給身體帶來負擔。
其實人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即使每天不補充也是足夠的。身體會先從淘汰下來的組織內回收蛋白質來利用,過多的蛋白質反而會給身體造成負擔。
誤區4、饑餓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但是我們卻忽略了身體的彈性與靈活度,其實要比我們想象的高得多。身體對于食物的消耗本就是一種刺激,那么斷食就是讓身體從這種刺激中恢復的方式。
有研究證明,斷食一周后,身體的代謝已經由使用碳水轉向了使用脂肪作為能量,因此,斷食正是讓身體有了一個消耗脂肪的空間,是更利于減重的一種方式。
二、斷食前的準備
斷食,就是間歇性地不攝入任何食物,但是在進食時都是正常的攝入。它和節食不同,節食是連續一段時間完全不吃或是只吃一類食物。但是從來沒有過斷食經歷的人,也需要在身體上逐漸適應,可以先從以下幾步做起。
第一步,不吃精制糖。不僅包括各種甜食和飲料,還包括各種含糖的醬料,和含糖量高的水果。我們需要拒絕外賣,不吃加工食品,少用醬料調味料,多使用天然食材自己烹飪。如果在外就餐,盡量點蔬菜類食物搭配適量的蛋白質,補充足夠的好脂肪。
第二步,是不吃精致淀粉,也就是米面制成的食品。取而代之的是全谷類食品如糙米,和根莖類食品,如地瓜,芋頭,洋芋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但是這類食品也不能攝入過量,因為它們雖然含糖量低,但是過量的淀粉還會造成過量的血糖。
第三步是,徹底改善飲食習慣,可以采用以下飲食原則。
1.盡量采用天然食材,避免加工食材。
2.選用熱量密度高的食物,也就是比較扛餓的食物,比如好的脂肪:像是椰子油,牛油果油,橄欖油,堅果等。
3.進餐的的順序是脂肪-蛋白質-蔬菜-淀粉。
4.每一餐要有新鮮蔬菜,它可以提供大量膳食纖維,減緩熱量吸收的速度。
5.適量補充蛋白質,比如豆類,魚肉,蛋,堅果。全蛋的營養利用率最好,蛋黃比蛋白更重要。
6.可以多吃發酵類食物,比如蘋果醋,酸菜泡菜,納豆類。
7.多喝白開水,少喝者不合經過人工處理及帶有添加劑的飲料。
最基本的飲食原則就是:選用好的脂肪和天然食材,減少一天中進餐的次數,規定好進餐的順序,吃飽吃好,無需挨餓。
三、如何正確斷食?
斷食除了會消耗一定量的脂肪以外,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啟動細胞的自噬作用,也就是將身體內產生的廢物、舊的蛋白質及發炎反應的代謝物、激素等做一個整頓,相當于身體的清道夫,讓人恢復活力,神清氣爽。
剛開始實踐斷食法的人群,一上來可能不太適應,需要循序漸進。所以有幾種操作性非常強而且容易執行的間歇性斷食法。
1、間歇性斷食法:16-8?
也就是一天只吃兩餐,兩餐之間的間隔為8小時和16小時。比如晚餐在下午5點用,下一餐的時間就是轉天的上午9點,再下一餐的時間就仍是下午5點,在中間這個時段不能進食任何食物。
這種間歇性斷食在進餐時可以吃飽,但是卻不知不覺減少了一餐,也就是一天攝取的總熱量。
2、無肉斷食法: 也就是只是不吃動物蛋白質的斷食法
3、限制進食時間的斷食法:也就是在正餐之外,不再吃任何其他的東西,包括零食和宵夜
4、5:2斷食,也就是一個星期內選不連續的2天來斷食.
5、隔日斷食法:也就是每隔一天進行斷食,可以運用上面的任意一種。
短期的斷食會讓人的飲食習慣、體質和代謝效率進入一個新的狀態,并可以形成長期的習慣。通常來說,不需要將3天以上的斷食作為常態,如果想嘗試,一年安排一或兩次來進行長期斷食,最多一個季度一次斷食,每次蕞多3天就可以了。因為斷食的目的是清理身體,不要把它變成一種挑戰或是壓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的斷食后,復食的第一餐,正餐前的一個小時可以先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先攝入一些以脂肪為主的食物,讓身體進入一個重啟的狀態,比如半杯水加一些牛油果,橄欖油等。
也可以吃一些發酵食物,如泡菜,酸奶或是少量膳食纖維,如蔬菜湯等。也就是說,從少量簡單不刺激胰島素的飲食開始,再慢慢恢復正常的復雜的飲食。
四、結語
斷食雖然是有效的身體調節方式,但是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它只是一個促進身體自愈力的手段。我們更應該重視的身心的分享,讓自己的心態變得積極,才能引導身體,帶動體內物質的代謝和更替。因此我們在調節飲食的同時,更要注重心理的健康和維護。
希望大家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