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新聞都喜歡挑奇葩的寫。比如最近某條新聞:一男子想跟女友結婚,寧愿自己坐滑翔傘上,擺出一個傻里傻氣的pose,以為這種浪漫可以打動人,求婚對象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嫁給自己。結果天公不作美,遇上大風掛樹上了。
姑且不論事實如何,這種姿態也太難看了,好像做男的往天上一跳姑娘就得到多大好處一樣必須答應嫁給他。
天底下哪有白吃的餡餅。那些在宿舍門口擺心形蠟燭最后流一地蠟油等清潔工收拾;那些在女生樓下深情款款唱著不怎么樣的情歌在夜半三更里驚起鷗鷺無數最后被人嫌棄,甚至招致一盆冷水的人。簡直就是活該。
一切不打招呼咄咄逼人的求婚,都是逼婚。自以為是的求婚那叫耍流氓。要講浪漫只能往肥皂劇里去找,擱在現實里那叫糟踐人。
有一位母親去看心理醫生,她訴苦道女兒如何不合自己的意。她希望心理醫生贊同她附合她,站在她的一邊和她同仇敵愾。然而她的心理醫生卻驚訝地發現她一直沒有把女兒當成真實的人。
多么恐怖的事實,但是我敢說,這樣的事情人們早已習以為常,并且不以為怪。
真想知道在那些人的眼里,女人是什么?一件東西,一個可以控制的玩偶。
好像女人就沒有拒絕的權利,稍有微詞就會被冠以挑三揀四的名頭。
報道中男子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是什么讓他這樣有恃無恐呢!
我知道有個女生小林,她和男友因為一個電話認識。男生發錯了一條短信,接下來他們就順理成章的地聊了起來。這種套路和電視劇里常見的劇情一樣。男女雙方因為一個偶然的意外接觸并且相戀。最后小林和她的男友分手了。
電視里男主打錯電話是真的誤會,但是如果放在現實里,那叫什么: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更有可能是猥瑣男。至于碰到王子的概率大點還是專門把它當成泡妞的一種手段的騙子概率大點,那就難說了。反正小林的男友在和她處了半年之后就毫不客氣地甩掉她了。
不知是吃干抹凈,還是吃相難看?
我和母親談起整個村子的男人都是甩手充大爺類型的,當然我并不敢完全確定只是很籠統地說一下。然后我母親,有點小心翼翼地說。
男人需要賺錢養家的呀!
我說:女的難道就不要賺錢嗎?
然后我又強調了一下,整個村子的男人幾乎都是這樣。
看得出來母親心里似乎贊同我所說的,但是又要為她習以為常的環境辯護。她很矛盾。
這種話我只敢在母親面前說一下,如果有外人在我是萬萬不敢說的。
為什么?因為這就是套路。
耳濡目染,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鄰居的一位大娘,至今每見我一次,就使勁地笑著問我。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抓到一位男朋友。她帶點小炫耀似地說著這句話,每次都能把男朋友里面的“男”字說成是“女”字。能不開心嗎,自己的兒女都已經開花結果,孩子能打醬油了。抓住我這個可以顯擺的對象,還等什么。我越低頭,她越開心。
這位大娘和報道里的那個男人為什么敢于這樣做的,因為他們有底氣?,F在的大環境中有幾個人敢說從來沒有受到過道德綁架。朋友向你借書你敢不借嗎?妻子向丈夫借錢,你會借嗎?稍早一些的年代中,老公打老婆都是很常見的事,母親就曾經向我提起一個有錢的女人。這個女人的朋友紛紛議論,這個女人被老公打得哪里哪里有傷,就只因為她笨。大家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地位置,女人則在下,受羞辱是你的錯,誰叫你要求太多,貪心!自私!
那個女的為什么沒有答應滑翔男?我猜測的想法是太不走心了,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重視。以為求婚滑個傘就行,就想讓人家嫁給他。這態度也實在是有些輕浮。稍微有些眼界的女孩子,都不會選擇他,至少也不會馬上答應他。
有氣度的男人通常不會挾勢對人。越是欠缺就越不會尊重人。如果是男女雙方真心相愛,別說求婚時掛到東南枝上了,就是太平洋都能立馬飛越。還需要耍心眼擺姿態弄這種作秀式的求婚嗎,這不叫求婚,這是逼婚才對。
錢鐘書說:老實人的惡毒, 像飯里的砂粒, 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 會給你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我說,精神上貧窮的人的心態,像在路邊攤上圍著商品拼命爭搶跳腳一樣,付出代價是越廉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