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應該是病了,從旅行回來后的第三個星期,我記得很清楚,沒錯,大概病了半個多月吧,這病讓我覺得自己病入膏肓了,病的癥狀就是對孩子們忽冷忽熱,而且非常極端,上一刻還溫暖如春風,下一刻就狂風暴雨,甚至連一點過渡都沒有,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那個發飆的人不是我,是被另一個人給控制了,好吧,說的好詭異,不過真的我不知道怎么事情就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呢?
2.大大說我們的人格表現,分為外在的和內在的兩部分,外在的是我們的社會化人格,這一部分,往往受到社會化壓力,從眾壓力,會有趨向為對方著想,達到內心深處謀求一個“我是善良的人”的總成績,但是內在人格,使我們和自己父母,丈夫,孩子相處的人格,最內的就是媽媽和孩子相處的人格,一個媽媽可以對全世界隱藏自己的暴躁,疲憊,裝的若無其事,但是往往會把最后無法撐住的負能量發泄在孩子身上。這表達的多么準確啊,我這病的癥狀之一就是這樣啊,今晚我對兒子動手了,大概距離上次打他至少有一年了吧,最讓我內疚的是我又是當著妹妹的面打的他,雖然我知道內疚是所有能量中最消耗體能的一種,可是我依然覺得今天這事我干的太失敗了,不過好在一點上,我并不是只對哥哥兇了,對妹妹我一樣非常嚴厲的批評了她,這或許讓她也能記住兩個人打架媽媽是懲罰兩個人的,而非僅僅是哥哥。
3.既然都說了最后的那根稻草壓在了孩子身上,那么是什么導致了我走到了最后一步呢?回顧一下,從旅行回來以后,先是工作上不斷的加任務,然后是家里的事情,當然還有一個非常不給力的另一半,不過當我把這些寫出來的時候我在問自己,真是都是別人的錯誤么?你做的都對么?你就能說你每件事都盡力了么?你真心付出所有了么?你真的沒有放縱自己的時候么?答案顯然是,是我先挖了一個洞,才讓那些壞東西有機可乘,又或者可以說,事情本無絕對的好壞,是我的主心骨動搖了,歪了,所以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了,我追劇,我一有空就去刷微博,我不夠有自制力,我紙上談兵,我不思進取,我自暴自棄,看吧,當問題一個個堆積在一起的時候,總有一天會讓自己撐不住,爆炸開來!
4.我目前要做的所有事讓我覺得分身乏術,我需要理一理了,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本職工作和兼職工作我力求完美,這一點可以看出我還是很負責任的,只是我覺得自己效率非常有待提高,無謂的聊天時間占據的有點多了;最近因為渡渡策劃的工作讓我覺得自己的能力還需要很大的提升,本來是想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多點成長,可是正好和工作有沖突,就有一種對不起組織的感覺,很多話題都沒有參與進來,當然這也和自己的習慣有關系,我總是覺得看群內容和回復一些消息必須要整塊的時間去做,所以即使工作休息時間我看了幾眼群消息也沒有及時回應參與,下周就是我們組值日了,所以還是有很大壓力的,另外陜西共讀群也同時搞起來了,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啊,尤其是自己最近的狀態非常糟糕,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媽媽哲學傳播出去,可以說是覺得自己沒資格,灰頭土臉;然后就是孩子們了,三寶的問題我覺得是我最不想承認和面對的,我用了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養育他,可是到頭來發現我做的很多決定都是不對的,這無疑是對我的一個很大的打擊,這幾天在家看兩個孩子,我突然發現那兩年的全職生涯對三寶來說是多么恐怖,我們一天24小時在一起,我的所有情緒他全盤接收,而就像這兩天天天在家一樣,我的脾氣和嗓門都是調到了最高頻道,三寶的愛哭或許一半是天生,一半就是那兩年積攢下來的吧。
5.生病了自然要醫治,我要趁自己理性還有一絲的時候好好改過,事情再多,一件件的去捋順,一件件的去解決,工作的時候就想著工作,做志愿者值日的時候就好好守住群,陪孩子的時候就好好孩子,把當下做好,早計劃晚復盤,我想我不是無藥可救的,我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