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小子在對賭行悟出了什么?
1、年輕的利弗莫爾在對賭行抄寫股票報價的過程中,發現價格變化是有規律的,他有意識的積累了成百上千的行情實例,檢驗它們的準確性,用來預測未來價格變化,并把預測的結果記錄下來。
2、一次偶然機會,利弗莫爾發現一只叫柏林頓的股票價格規律,符合以往它在上漲之前的表現,這個投機天才用自己僅有的5美元買入柏林頓,兩天后賣出變現,錄得62%漲幅,獲利3.12美元。
3、利弗莫爾用這種牢記股市的變化規律的方式,悟出了自己的第一套交易模式。
4、用這個交易模式,利弗莫爾縱橫對賭行,后來所有對賭行都拒絕和他做交易。
解釋一下對賭行的概念。
對賭行,是場外對股價變動的方向進行賭博的商號,顧客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股票交易中去,顧客實際是在與莊家賭博,由于在對賭行的顧客都是資金量很小的賭徒,加上高杠桿的原因,莊家依靠價格小波動,或者資金優勢短時間控制價格的方向,可以很輕易的清洗這些玩家,和現在流行的割韭菜差不多。
交易市場發展到現在,技術分析方法和指標最少有幾十種,比較流行的有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MACD指標、KDJ指標、布林線指標等等,掌握了這些分析方法和技術指標,是不是就能夠穩定盈利呢?答案是不能。
就我接觸的交易者來講,入市時間越短,對技術指標越著迷。其實,現在眼花繚亂的分析系統,和100年前利弗莫爾的模式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根據股價歷史運行規律,預測未來的價格方向。比如,波浪理論是研究股價在行情圖表中的運行形態,找出運行規律,預測未來價格,結合大海中波浪的高低起伏,指導交易者進行高拋低吸的操作。
在利弗莫爾的時代,行情是用數字傳送,而不是現代人熟悉的圖表形式,因此,利弗莫爾是用記憶數字的方法,找出股票的價格運行規律,進而總結出合適的買賣點,指導自己的交易,然后在交易中,不斷完善系統。這樣的好處是,你執行的是一套自己的交易模式,而不是因為喜歡某個股票或者其他人的說法而交易,這會過濾掉大多數讓你虧損的單子。發現有符合模式的買賣點就執行交易,沒有就停止交易,這就是利弗莫爾在對賭行的全部做法。
借鑒利弗莫爾的做法,如何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的?
投資者分為兩個陣營,一是價值投資,二是價格投機。價值投資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投資理念,其實就是一句話:任何時候都要保住本金。所以,價值投資并不等于可以在任何價位買入并持有,這里,我們暫且不做價值投資的思考。
利弗莫爾明顯屬于第二種交易者(在高杠桿的市場環境中,不會出現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者)。價格投機者認為,價格波動總會有原因,但他們從不關心原因,認為股票的所有信息已經體現在價格中。臨盤時,只需要根據盤面價格變動中,捕捉符合自己操作的信號,做出買入賣出動作。
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
1、積累經常重復的行情實例。
熟悉個股版塊和概念。查看歷史牛股的K線圖,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復盤整個拉升細節,記住經典圖形。幣市現在主流幣種也有幾十個,一是要做好版塊的分類,屬性幣種的基本面,二是要復盤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瑞波幣、小蟻等經典幣的歷史走勢,一定要結合市場環境,體會當時的市場氛圍。
2、每日復盤。
每日關注新聞熱點,復盤漲幅榜和跌幅榜,對當天有異動的品種要查看分時圖,K線圖,基本面變化,揣摩邏輯,做復盤筆記。股市可以關注漲停板,幣市可以關注在主流交易所交易,漲幅15%以上,成交量2000萬以上的主流品種,建議過濾掉沒有流動性的品種。
重點關注是否屬于近期熱點,是否有板塊聯動,成交量情況。把重點品種放入自選,比如年后的主網上線,交易平臺幣,其實復盤上半年,這兩個版塊就是最大的熱點。價格投機的本質是資金流向,這是根本,資金、人氣是交易者最需要關注的兩個點。
3、計劃自己的交易,交易自己的計劃。
對第二天的行情,做出自己的判斷和交易計劃,并嚴格執行。一定要盡量減少無效交易和沖動交易。記住,判斷行情只是交易模式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很少部分,絕非全部,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有了認知和判斷只是具備了“知”的部分,“行”是需要在大量實戰中才能得到,“行”是對“知”的執行和修正。在行情與“知”不符時,用“行”來控制你的虧損,沒有“行”,”知”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不止不會給你帶來盈利,還會讓你更快的虧損。
行情是在變化中發展,發展中變化,不變的永遠是變化。一個模式用的人多了也就變成無效模式了。市場是一個大生態,都去搞佛系持幣,也就是到了收割你的時候了。
最后,在你的模式沒有7成以上的勝率之前,永遠不要重倉。如果達到7成的勝率,很簡單,忽略單筆盈虧,復制你的操作。
收藏了很久的一段趨勢投機(價格投機的一種)感悟,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批判的吸收,謝謝!
《價格為船 均線為道》 -by trya 閩發論壇
做股搏期的精髓就在于“順勢而為”
差別只在于勢之擇、為之法
而一旦偏離“順”之基念,必將一事無成。
輕則敗績累累 重則沉船夭折
均線以明昭趨勢
價格為水道浮舟
順則暢達
逆則遲滯
重操作 輕分析 不預測
盈利之道
依據形態理論和均線系統來判斷和跟蹤趨勢
不作任何預測
跟蹤趨勢不動如山
沒必要探究漲跌的理由
因為任何理由都是:主觀 片面 牽強和滯后的
因為投機說到底是個心理游戲
從操作而言更是個概率和時間的游戲
只要站在高概率的一邊
時間越長
不勝都難
而“順勢”永遠是高概率的一邊
技術分析的缺陷是機會太多 許多人不知道哪些機會該舍棄 所以造成了對技術分析的誤解.或者是電視一知半解的股評師們的濫用.龍尼說的好 把持倉和空倉時間上都雙向延長就是一個大的進步了.
忙于抄底測底的高手門
在牛市中你的命運也好不了多少
因為你同樣會測頂逃頂
一再背叛趨勢
是成為習慣的
結局是注定的
趨勢跟蹤首先要明確的是跟蹤短期趨勢、還是中長期趨勢
然后跟蹤的均線就容易明確
均線的選擇上有相當大的主觀性
因品種、趨勢階段而不同
這需要相當的經驗和系統測試
因人而宜
所謂無趨勢階段也同此理
比如中期趨勢上行
而短期趨勢可能陷入盤整的趨勢階段
盤整階段均線系統常會左右耳光
這是為了吊到趨勢大魚而必須舍棄的餌料費
永遠不會存在完美無缺直捕趨勢的交易系統
而有效控制餌料費用
就要靠完善的資金管理策略
何況還有些判斷趨勢產生的輔助工具
可以增加判斷的準確率
比如形態、比如周期
無趨勢也是一種趨勢
橫向趨勢
這種趨勢可放棄操作
一來操作難度大且獲利較小
所謂吃力不討好
最壞的是一旦形成操作慣性
到真正賺錢的大趨勢到來時
會麻木會懷疑
最終錯失真正賺錢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