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都有一種不自知的習慣,即當我們向別人詢問建議的時候,其實內心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我們是在求別人的贊同和認可,求別人幫我們作出一個決定,好像這樣我們自己就不需要負責任一樣。世人皆是如此,逃避著自己本該擔負的那一切。而我身邊那位叫Y小姐的姑娘,卻在我認識她時便過著與常人不同的生活。掐指一算,認識Y小姐已有七年之久。具體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地點和緣由,我已然記不清。我只知道后來頻頻的朋友間小聚,讓我們彼此熟絡了起來。而之所以能夠成為好朋友,我想大概是以下幾個原因:1.在大家都循規蹈矩的高中時代,Y小姐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奇女子,當年她的那份灑脫和自我,由衷讓我敬佩;2.到目前為止,我一直覺得自己“鶴立雞群”的性情在這座江南小城大概只有“一個半”朋友能夠認同和理解,前文提到的S先生算一個,而Y小姐可以算上半個;3.哦,對了,與此同時Y小姐是我家那位認定一生的好閨蜜、好姐妹,結婚時要做伴娘的存在,像我這種懂得“閨蜜的美言能夠更好的促進情侶關系融洽”這一哲理的人,能不巴結好她嘛?
二
愛一個人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愛情之偉大就在于你可以為一個人犧牲和奉獻,如果你還是一個會受朋友對自己另一半判斷影響的人,若你不是一個無主見的人,就只有一個原因------你還不夠愛Ta。
這是我想起自己高中時代時腦海中浮現出來的話,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很慶幸當年并沒有被師長們所謂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字所打敗。既然誰的高中時代都只有一次,那么為何不活出自我呢?若干年后,當你回頭去看,你的記憶中只有厚厚的書本和做不完的習題,豈不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當然,說起轟轟烈烈,我的經歷比起Y小姐的事跡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她是我身邊第一個碰到“選擇一個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這一終極命題的人,而且,她用了自己那幾年寶貴的青蔥歲月去踐行這個答案。到現在為止,對于這個命題,我相信每個人依舊會有不同的解答。更何況當時那個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姑娘。但她竟然能夠有毅力這么一路走下來,忍受不解,吞下委屈,熬過苦楚,給自己內心一個最真實的回答,那是何等的魄力。至于最終結果,我想只能靠漫長的時光給她一個交代了。而在我看來,這么一個執著于內心的姑娘,難道應該被辜負嗎?
三
大多數人的朋友圈中,總有一位朋友由衷的熱心腸,一旦到了重要的節日或者某個好久不見的友人歸來,Ta都要呼朋喚友,組織聚會,把好友們叫在一起,鬧上一鬧。Y小姐便是我們高中朋友群中的那個“好事者”。
不過表面看上去每次聚會,大家對于Y小姐都言聽計從,讓她能夠當次“領導”,頗有成就感。但其實作為組織者而言,這可是個苦差事。問大伙去哪里玩,一般都說隨便,你看這地點還得Y小姐自己定,還好我們的Y小姐不像一般的妹子,沒有所謂的“選擇恐懼癥”,所以每次聚會的地點倒是能義無反顧的定下來。然后合計大伙的時間,這便麻煩了。A說他要加班,明天不行;B說后天要跟爸媽出去,不能前來。Y小姐咬咬牙說那就周末,這時一般C就發話了,周日他要跟部門出去團建,來不了。看來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Y小姐最后顧全大局,定下個大多數人能聚起來的時間。這下倒好,總是會得罪那個有事來不了的人。Y小姐明明是為了大家的利益,卻不得不私下找那個來不了的朋友道歉。但是真的有二愣子不能理解她,還怪罪于Y小姐。這樣子久而久之,是圣人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真把她惹急了,Y小姐也會賭氣的跟我說:“下次誰愛組織聚會誰組織,老娘不干了”。這個時候,我表面上哄著她,內心卻想著:我還不了解你。果不其然,不到一個月后,又有一個朋友要從國外回來,Y小姐又在群里面張羅開來。這么一個燃燒自己的青春,在團隊里發光發熱的姑娘,難道應該被辜負嗎?
四
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不管曾經是多么的年少輕狂,但最終都要屈服于現實,過著庸庸碌碌的日子,就算“率性、勇敢”如Y小姐者也不能幸免。畢業后,Y小姐并沒有跟隨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辛勤的園丁,去哺育祖國未來的花朵,而是變成了一名世俗眼中還算不錯的“金融工作者”。就這樣朝九晚五,循規蹈矩的生活,偶爾加點班,跟朋友聚聚餐,漸漸被時光磨平棱角。她的朋友圈,也從一年前洋溢著青春和熱血的文字,變成了對生活瑣事的抱怨以及各種統一樣式的聚會玩耍的照片,只剩下她的那句簽名:“愿自己永遠自由、率性、勇敢”還帶著不屈的氣息。我不知道她是否只是在隱忍著,等待著自我的又一次展現;我也不知道她是否依舊會在某個深夜想起自己那段不服輸的時光,想起自己那轟轟烈烈的年少時光,還是已然安于現狀,甘愿泯然于眾人。
但是我還是想要告訴她,所有曾經隱忍的時光,都意味著我們會有更多的潛能可以發揮,那些在我們前面形成的漩渦,都是攪拌時光的迷藥,如果我們吞下它,就只能目眩神迷,跌跌撞撞往前走,最后迷失方向。
而如果我們選擇不吞下這份迷藥,保持清醒,選擇不要做只顧眼前的人,不要做一個“正常”的人,或許世人會給我們一個個耳光,但誰又知道是不是世人害怕后窮兇極惡的表現,怕我們不像他們一樣懦弱,不像他們一樣屈服,怕我們活出一條自我的道路。
看完這篇文章后,Y小姐會作何感想,我并不知情。而作為好友,我希望她能每天都過得開心和快樂。同時,也衷心希望她如自己所說的那樣:
愿你此生清澈明亮,做你愿做之事,愛你愿愛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