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是《三國演義》書中后期的重要角色,也是現在人們很推崇的一個英雄人物。千百年來,姜維孝義精神感動天地,其“但有遠志、不在當歸”的英雄品質氣貫長虹。每逢姜維誕辰,其家鄉甘谷縣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而在姜維衣冠冢和姜維紀念館前,有楊某某將軍親筆題寫的“姜維故里”碑。這一回書評就來看看諸葛亮的衣缽繼承人姜維的故事。
? ? ? ? ? ? ? 一、姜維生平
姜維(公元202-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人。東漢末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姜維少年時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音jiǒng,炯)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迫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嶄露頭角,在費祎死后獨掌軍權,率領蜀漢軍隊九次北伐中原,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勝負。
因蜀中大臣大多反對姜維北伐,宦官黃皓弄權,他只得去沓中屯田避禍。司馬昭兵分五路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后來姜維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享年62歲。
姜維墓位于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村南將軍嶺靴子坪上,有姜維衣冠冢和姜維紀念館等,1997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二、諸葛亮的衣缽繼承人姜維
姜維本是曹魏的中郎將、天水郡參軍,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姜維被迫投降。229年,諸葛亮升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并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后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在北伐中姜維身先士卒,和魏延同是蜀漢不可或缺的骨干將領。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遺命姜維負責斷后。回到成都后,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243年,姜維遷升為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247年,姜維遷升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祎共錄尚書事。
在北伐中原問題上,實際上的“一把手”費祎與之意見相左。253年春,費祎被刺殺身亡,獨掌蜀漢大權的姜維終于開始了“九伐中原”進程。
253年夏,姜維率領數萬人出石營,圍攻南安,魏國雍州刺史陳泰率軍前來救援,陳泰行軍至洛門,姜維因軍糧耗盡而退軍。254年,蜀漢朝廷加姜維督內外軍事。姜維率軍出隴西,狄道長李簡舉城降。姜維進圍襄武,殺敗魏將徐質,并將其斬首,魏軍敗退。姜維乘勝追擊,先后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拔其縣民還蜀。255年,姜維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出狄道,在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死傷數萬,退保狄道城,姜維圍住狄道城攻打,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姜維退軍駐扎鐘堤。256年,姜維被遷升為大將軍,整頓兵馬,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來,導致姜維被魏將鄧艾擊敗,姜維死傷很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姜維于是請求自貶為后將軍,行大將軍事。
257年,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舉兵反抗司馬氏,姜維趁魏關中空虛率兵出秦川,率領萬人出駱谷。魏大將軍司馬望與鄧艾據守長城,姜維駐軍于芒水,依山扎營,司馬望與鄧艾堅守不出。258年姜維退兵回成都,劉禪恢復姜維大將軍職位。
262年,姜維率軍出擊,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當時宦官黃皓弄權,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屯田種麥。
263年,姜維聽說鐘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建議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于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言,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
魏軍五路伐蜀,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鐘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戰斗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鐘會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鐘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回應,鐘會久攻不下商議準備撤兵。
而這時魏國另一名將領鄧艾卻在陰平小道偷襲,進兵到達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并敕令姜維投降,姜維只好率軍向鐘會投降。
姜維投降鐘會后,知道鐘會有謀反之心,于是勸說鐘會設計殺害魏將。鐘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鐘會及蜀漢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
? ? ? ? ? ? ? ? 三、后世評價
《魏晉文學史》中說姜維在文學上有著獨特的才能,有作品如《蒲元別傳》等。姜維投降蜀漢后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后世評價頗高。但現在也有些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把姜維貶得一錢不值,說他是趨利小人,身背不忠(背叛祖國)、不孝(拋棄老母)、不義(頻繁用兵)、不節(戰敗偷生)的四大罪名。我堅決反對離開當時的歷史環境靠所謂的“分析推理”去給歷史人物潑臟水。下面簡單摘錄幾句后世評價,謹供大家參考。
善于識人的諸葛亮對姜維的評價是:“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p>
與姜維同時代的蜀漢大臣郤正說:“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余,側室無妾媵(音yìng,應)之褻,后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音cuò,錯)無所,身死宗滅,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姜維手下大將廖化對他窮兵黷武很是不滿:“‘兵不戢(音jí,吉),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于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姜維也是持否定的態度:“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p>
羅貫中先生有詩贊姜維曰:
“天水夸英俊,涼州產異才。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余哀?!?/p>
黃其軍
? ? ? 作于2018年4月22日 (古歷三月初七)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