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里好像落了雨。
清早起來,天還陰著。院子里的地面濕濕的,空氣中漂浮著一層淡淡的霧氣。
第一場春雨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了,又悄無聲息地去了。真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院子里不斷傳遞著啾溜溜的春鳥鳴啼。抬頭一看,上空并排的兩根電線上分別停了兩只黑色的小鳥。
一只鳥叫了幾聲,另一只飛過去,緊挨著停下,也亮起嗓子,啾啾而歌。
它們是在對唱嗎?
2
鄰家的櫻桃樹開花了,白茫茫的一片,勾我過去。
立在花樹下,驀然想起唐代元稹的詩句: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
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一枝兩枝千萬朵”,覺得這句與北宋宋祁的那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咂摸一下,又覺得比那句寫的更含蓄,更有余味。
櫻桃花朵朵帶雨,真是美極了。手機舉起又放下,是因為鄰家也是黑色的鐵柵欄,避不開,顯得突兀,煞風景。柵欄要是木的,多好,只好算了。
再說花又不是我家的,就少了拍它的興致。
3
懶洋洋地呆著,望著窗外,想著心事。
從門口艷紅的對聯下來了一只貓。一只黑色的貓,但四足是白色的。古人說,這樣的貓稱為“踏雪尋梅”,聽起來是不是很雅致,很有意境美。
哎呀,院子里要有梅花就好了。
我在等,等著天氣再暖和些,院子靠西的小花園里種上幾株臘梅。
喜歡梅花。順著我們單位后面的河岸往西走,走到盡頭,就有一片臘梅。每年冬天,如果臘梅開了,天又正好下了雪,我和幾個要好的同事都要去那里游玩一番。
我們圍著滿樹滿枝的梅花嬉笑,拍照,弄花香滿衣。有時把那落了的花瓣撿起來,裝進小布袋里,掛在車里,或者房間里。那車里或房間里就有了若有若無的香氣。
我自小喜歡花花草草各種植物,不喜歡動物,但貓來就沒事,鳥來也沒事。
4
看電視劇,《青谷子》。
劇中的故事年代很久遠,我沒經歷過,但我喜歡看。
“青谷子青青,
青谷子無花,
青谷子生在野外默默長大;
青谷子青澀,
青谷子無華,
青谷子就像童年天真無瑕······。”
喜歡這個主題曲,樸素真摯。
我沒去看李煥英,也許是看了太多的點評,也許是不喜歡湊熱鬧,就呆在家里看這部年代劇。
你看哪,劇里那唯美的自然風光,那純情歲月里散發的美好氣息,焦大樓與方格之間那朦朦朧朧又純潔無比的愛情······
一切如山間咕咕流出的小溪,田野間彌散著泥土芬芳的青苗,充滿了一種原生態的美。
人各有所好,我喜歡聽老歌,喜歡看老舊的影片,喜歡讀古典詩詞,從不穿時裝,追時尚,趕潮流。
我真是個舊式的女子。
5
黃昏時,又落起了雨。
端起小筐,打著小傘,去院子里剪小蔥。
鍋里熬著小米粥,砂鍋里燉著一只土雞。
烙了幾張雞蛋餅,洗好了海帶絲,豆腐皮,粉絲,芫荽。
等雞子燉好,盛出來,把肉撕成細絲。加上蛋餅絲,海帶絲,豆腐皮絲,粉絲,芫荽,澆上滾燙的雞湯,再撒上切得細細的小蔥,就是一碗人間美味。
“青谷子青青,
青谷子無花,
青谷子生在野外默默長大······”。
電視機里還在播放著歌曲,屋子里的燈光很溫暖很安寧,各色鮮花開得又香又美,地板擦的很干凈,廚房已經收拾的很規整。
窗外的雨下一陣兒,歇一陣兒。
日子就這么不咸不淡地過著。
而我愛著這眼下的日子,這就足夠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