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資源沒背景,但想創業,這是在做夢嗎?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人對薪資的期待越來越高,事與愿違的是,薪資漲幅不但達不到預期,甚至根本都沒漲。對金錢的渴望,使得很多人萌生了創業的想法,畢竟創業是改變人生最好的途徑。
這一點在知乎上得到了體現,我看到一個近40萬人關注的話題,內容為“有哪些不起眼卻非常賺錢的行業”,其中的回答大多聚焦于一些特別冷門的行業,屬于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即信息鴻溝來賺錢。
互聯網迅猛的浪潮抹平了信息的鴻溝,雖然也讓優質的信息變得如滄海一粟,但是只要你有心,要搜集某個行業信息的難度是直線下降。于是,在信息鴻溝縮小后,創業轉向拼資源、拼背景。
同處一個行業,有資源、有背景的項目通常能做到快速吸引大量消費者,占領市場,剩下那些沒背景的項目苦苦掙扎,最終宣告破產。那這現象是說明沒資源、沒背景的人,徹底失去創業資格了嗎?
其實并不,很多人只知道雷軍說的“風口來了,豬也能飛”,但很少有人還記得前面一句“創業能否成功要靠命,所謂命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創業者應該從市場需求出發,要么滿足市場的新需求,要么優化目前已存在的服務體驗。
除了選對項目,還有哪些是沒資源、沒背景的創業者能做的?
不做“追風人”
這不僅僅是指行業選擇方面不要去追風口,產品、營銷手段也同樣不能追風口。
產品追風口,很可能引起目標受眾定位不明,導致創業失敗。比如剛開始將自己的面膜定位為改善暗沉,結果夏天到了,市場對防曬霜的需求更多,如果這時候你轉向生產防曬產品,那么之前的消費者也會逐步流失,最后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
所謂的營銷手段不去追風口,不是說不能去蹭熱點,借勢營銷,而是不能單純重復別人已經成功的經驗。就好比網易云音樂弄的地鐵專列,獲得了極大的關注,然后市場爭相模仿,消費者見多了只會產生逆反心理。第一次使用一個套路和第一百次使用,收獲的效果必定具有天壤之別。
還是那句話,追風口追到最后是把自己折騰致死,定下目標后,堅定地向著目標奔跑,一切影響你實現目標的事情都不要去做,最終你會等來屬于你的風口。
注重口碑,做口碑營銷
無論是提供服務還是產品,用戶在消費后都會產生反饋,注意去跟蹤這些反饋。這些反饋是最真實的,能幫助你跳脫“我產品很好,可以幫你……”的思維。如果用戶感覺物超所值,他們就會主動地安利給他們的朋友。
沃頓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喬納·伯杰說過,口碑傳播的效果是傳統廣告的10倍。試想一下,當你準備購買面膜時,不知道選擇什么品牌好,如果這時候你的朋友給你推薦了一款她用過之后、覺得還不錯的,你大概率會愿意去嘗試。這就是口碑營銷的魅力,它可以讓你花很少的資源,獲得更多的回報。
不僅如此,口碑傳播往往會帶來優質的客戶,據沃頓商學院調查,由客戶介紹過來的客戶,復購率更高,長期來看客戶價值更大。
資源≠資金
這個社會是由人以及關系構成的,只要有心,一切與你產生關系的,都能成為你的資源。
而你所謂的沒有資源,也只是你準備創業那一刻的狀態——沒有行業大佬幫忙,更沒有數億的資金砸向市場。但當你正式開始創業后,每一天都會產生新的資源。
聰明的創業者往往會看向未來,在他們的眼里,所有和他產生關系的人、事、物,都是他能積累的資源,從他的團隊、合作伙伴甚至是客戶,他都有辦法轉化為資源。
更何況,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本身是最有價值的資源。因為你有價值,團隊才愿意跟著你奮斗;因為你能提供價值,客戶才會被你吸引。利用自己的優勢,去換來更多幫助公司發展的資源,這是創業者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