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狗年,也是我度過的第二個本命年。
每年從大年初一就開始拜年,走親訪友,今年也不例外。幸好家里主要的親戚都集中同一個市,即便外出也不會耽擱多少時間在路上。
初一到初二,都是在外面拜年。初三和初四,先是上午去親戚家拜年,下午則回到家,迎接來我家拜年的親戚。
竄來竄去,年味就來了。
今天就是初四,天氣小雨,略冷。
因為起床困難,于是中午順利地留在了家里,沒有出去。沒想到的是,雖然留在了家里,連大門都沒邁出去一步,還是走了3000多步。
微信運動截圖
我家是自建房。什么意思呢,自己買的地基,自己買的磚頭,自己請的工人建房子。
在鄉鎮里,類似這樣的房子占據大多數。三層高,雙間,有院子,有菜園,有雞圈,有單獨的一層小樓。
一樓大廳很大,大到可以擺下8桌酒席。后面的菜園里四季都種著各類蔬菜瓜果,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吃到自家綠色食品。
雞圈在菜園的角落里,養了一只公雞和幾只母雞。前段時間,母雞每天都會產出雞蛋。
隔壁就是超市、賓館、診所……
今天家里有親戚拜訪,所以就多了幾次上下樓。
這不一小心,在家就走了那么多步。
有一年暑假,連續半個多月沒有出過門。
自建房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夠大,好幾百平米。只要用心裝潢與設計,也能跟「別墅」一樣。
這幾年鄉鎮的基礎設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我家方圓一公里之內,有醫院、超市、菜市場、浴室、賓館、加油站、幼兒園、小學、初中、跳舞廣場、籃球場、跑道、公交車站、省道、高速公路出口……
初七又要回到城里工作了。到時候,又要擠在狹小的租房屋里,擠著地鐵上下班,買個東西都要跑好遠。
對于普通人來說,城里太擁擠,還是鄉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