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我去見了許久未見的好友lina。
lina跟我提起,她的一位朋友原本是一位很愛抱怨的人,這位朋友現在在上海打拼,也不知何時開始不再抱怨而是默默的努力著,前進著。
我想起,我高二的一位同學,每次跟她走到一起,她都是抱怨。剛開始我是很愿意傾聽了,但后來,我覺得我不能經常跟她一起,因為我是容易被影響的人,所以慢慢地就不跟她一起回宿舍,不跟她一起去吃飯了。
現在也沒有了聯系,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么樣?
還是個愛抱怨的人嗎?是不是也和lina的朋友那樣有了很大的轉變?
我無從得知。
但我當時是希望如此的。
因為我覺得愛抱怨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今天我再看北大女生包麗的“故事”,聽到她的朋友說她是個不愛抱怨的人,多么希望她愛抱怨的人,遇到困難多傾訴就好了。
我突然對抱怨又有了新的認識。
也許抱怨本身是不好的行為,但抱怨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也許有人會說抱怨不是一無是處,但要把握好度。
但這個“度”在哪,是啥?
恐怕不好說吧。
也許有人會說,抱怨和傾訴是兩回事。
但,我覺得抱怨和傾訴是有本質上的一致性的:希望被傾聽。
只有有人傾聽,那么作為傾訴者或抱怨者,就有了訴說的出口,有了情緒的變化。不至于把自己悶壞。
其實,寫作和寫日記也是一個傾訴的出口,如果你不想對著朋友或家人抱怨,或者有些話,不能不方便說出來,不妨把它寫在紙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