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快4月份了,正是春招火爆時,自己也快去成都培訓了,回想起幾月前為自己找工作時的奔波,感觸還是蠻大的,分享點自己的親身經驗與感悟,希望能幫助大家少走點彎路0.0
一、考研?工作?公務員?出國?
先講講考研還是工作吧
一個經典的問題吧,感覺是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問題屬一個類型,各有各的說法,如果考研一定比工作好,那我相信應該所有人都會選擇去考研,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每個人的家庭情況及個人想法、看法、狀況都不一樣,這個問題還是需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權衡,以下是一些個人見解:
考研的優勢
- 又能夠安逸2-3年了,相比于社會,在學校的生活還是比較輕松的,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我還沒有準備好進入社會,讓我再安靜幾年。。。
- 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平臺提示一個臺階,身邊也確實不乏通過自身努力考上浙大、南大等著名大學的同學
- 可以繼續學習,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學習專研,讀研以及日后的讀博肯定是適合這類人的,還有的甚至是跨專業考研,追求自己喜歡的專業
工作的優勢
- 首先肯定不用苦讀至少半年時間左右了吧,相比大學安逸的生活,考研還是很苦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再忍受如高三般的學習生活
- 馬上就有收入了,可以自己獨立或者幫家里減輕負擔了,重點優勢。。。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相比于學校,社會上能見識到的東西肯定還是更多的,可以接觸更廣闊的世界了
個人建議
當時自己也是比較迷茫的,相信大多數人也一樣,但肯定還是要有選擇的,考研的時間基本是來年的1月1號左右,大概就年底的時候,每年都可能會變的,而招聘季大概是每年9-11月(秋招),3-5月(春招),當然其他時間也有,但基本很少,以及一些好的企業基本都集中上述兩個時間段,考研與招聘季時間上基本也不怎么沖突的,也可以邊考研邊找工作,找到好的工作就走,找不到就好好考研了,是可以采取的一種折中方法
當然也有很多人建議意志要堅定,看個人了。。。從時間上來將還是可以的,9-10月去參加秋招,只找好的公司投,大概一個星期花個2-3天時間在找工作上,其余時間好好努力看書,自己辛苦一點還是可以的,11月開始如果還沒找到心儀的工作,后面就不要再嘗試了,11月開始也要開始背政治了,一心一意準備考研了,若是能找到比較好的、心儀的工作,個人覺得考研出來也還是找工作,手上有票子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考公務員
公務員普遍都是說輕松、穩定,但收入略少,但是,因為公務員比較輕松,你可以同時做幾份工作(總收入應該也差不了多少),身邊不少人做的都是這種打算,也有的是打算通過公務員給自己鍍金,比如考某公安局什么的,也有的是因為公務員的公積金高,打算先通過公務員混一套房。。。考公務員也當然是要考試的,好崗位可能是幾百個人爭一個名額,但是,雖然報名的多,最后去考試的可能就沒幾個的,真實情況,難度沒想象的那么大,個人也還是比較有夢想的,不太喜歡穩定、輕松的工作,所以這方面也不是很深入了解
出國
也分兩類人吧
- 真學霸
整個大學期間都在為出國做準備,從剛進大學起就為自己定好了目標,大學期間成績也好,英文什么的也好,各種名牌大學申請的飛起。。。 - 一般人
屬到大三或大四才準備出國,才開始著手準備托福、雅思、日語等的考試,一般成績是不算十分優異(至少前幾年是沒有刻意準備的),要忙著準備各種考試,因為申請國外大學都有硬性要求,必須通過xx考試或者必須考到多少分等,大三、大四兩年也是蠻辛苦的
真學霸出國因成績優異,大多數都可以拿到很高的獎學金的,所以也有一些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十分優越的,另外大多數會選擇出國的人家里經濟條件都是還好的,比較出國留學的花費肯定還是比較高的,十幾萬怎么的再怎么也有,說近的國內的雅思等考試報名費也要幾千塊,一般也還要參加一些學習班,也是一筆費用,個人覺得要是家里環境不太優越,沒必要給家里人增加負擔,應該也不是出國了就能怎么樣,出國了就能出任ceo,不出國就不能了嗎?如果真想出國,也可以等自己有能力了再自行考慮吧
大四畢業一般就是上述4種出入吧,確實不能評判出到底哪種出入是最好的,需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權衡,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出入,這是可以肯定的!
二、如何獲取招聘信息
-
通過學校(推薦,也是主要方式)
基本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招生信息網站什么的,會有很多招聘信息在上面發布,是企業向學校的招生信息網發招聘信息,或者學校幫我們找的招聘信息。企業會向學校發招聘信息,在該學校有舉辦宣講會的,應該也說明是比較傾向該學校學生的,是對該學校的認可吧,這樣面試通過的幾率肯定還是比較高的,比如華為并不是每個學校都會舉行宣講會的
單位登錄.jpg
當然也是可以關注其他學校的招生信息網,去參加別的學校的宣講會,招聘單位是肯定不會拒絕的,有時還可能聽說你是從別的學校專門而來,對你還另有好感
另外學校也會不定期舉行的一些大型招聘會,也是可以參加的
通過學校獲取的招聘信息肯定是不會有任何問題,因為每個大學都有專門的招生就業辦,學校對我們的就業情況也是很關心的,如果某個學校畢業生全找不到工作或者畢業后全回家種地了,這個學校還能招到學生嗎?另外學校每年都有畢業生的,所以信息來源等肯定都是比較真實沒有任何問題的 通過網絡
眾多招聘網站,就不列舉了,很多,上面招聘信息也很多,注冊后還會不時給你的手機和郵箱推送給類招聘信息。。。
也可以關注一些意向公司的官網、微信號等,企業的官網都會定時發布他們公司的招聘信息,也是最真實、直接的途徑,而且獲取的信息也是肯定沒問題的
通過招聘網站等途徑獲得就要仔細辨別了,比較太多、太雜,小心點,千萬別被騙了!通過關系
家里的親戚如果有相關關系肯定還是很好的,畢竟這是中國,家里人的意見等肯定也都是很有價值的,多跟家里人溝通,說不定哪個親戚就能幫到你,真的。。。
同學、朋友、學長、學姐、輔導員也會發布一些招聘信息,輔導員會時常在你們的群里發一些招聘信息(輔導員推薦的,或者輔導員的朋友、學校老師的公司),都是比較好的,以及一些XXX政府機關的直接招聘,這類招聘信息一般是不允許公開的。。。還有一些學長、學姐發布的招聘信息,這些一般都可以通過學長、學姐獲得內推,沒被內推過,這不知道是什么體味。。。
三、選擇什么崗位
有明確崗位目標、專業知識及方向牢固的
到可以實現你人生目標的時候了,從小立志當xx,到時候了。。。
大學學的是xx,也喜歡xx,到時候了。。。
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學霸級人物,各種專利啊、論文啊、發明啊等等,江湖人稱大牛,這種人是不缺工作的,當然也不用愁選什么崗位目標比較迷糊、專業知識及方向一般的
就比如計算機行業,ios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安卓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等,同一個行業也有太多不同的崗位,大學學軟件的最后做的是信息安全,學信息安全的最后做的是測試。
大學教的一般都是些基礎知識,雖然有區分專業方向,但主要深度還是需要靠自學的,這樣一般都在選擇崗位時覺得什么都能干,也覺得可以干,自己是有一些目標,對行業也有一些基礎,大多數人應該都屬于這一類的,比如測試可以做、開發可以做、銷售也可以做,但心里肯定還是有一些傾向,根據自身喜好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大致崗位方向,再根據意向企業提供的崗位信息及要求,基本是能確定崗位的,但可能都是去A企業投的是測試,去B企業投的是開發(開發的要求還是比測試要高一點的),不同企業的要求會是不一樣的,得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判斷無目標、無專業知識及方向的
大學還是不乏很多混過的人的,都怪以前的老師說“到了大學你就可以好好玩了”,我們還是很聽話的。。。專業知識基本沒學,也沒什么目標,根本不知道以后做什么,通過大學影響的只有學歷證書了,這類能選擇的崗位只能做些銷售或者一些管理崗等的了,當然也是還有很多選擇的,但是目前就一般公司而言,比如IT公司應該是不會招一個沒有一點計算機專業知識的計算機專業學生來做技術的,選擇面還是比較窄的
總結
- 有非常深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崗位方向基本是不用愁的
- 有一般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如果想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根據不同公司的難度程度選擇相關的不同崗位,大公司的好崗位的要求肯定是高于小公司的好崗位的,比如自己在大公司只敢投些測試、信息管理等崗位,小公司的話就敢大膽投開發(根本不慫)
- 沒有一點專業技能與知識的,相關專業的技術性崗位基本可以不用考慮了,只能考慮從事一些非技術性崗位了,也有很多崗位是沒有專業技能要求的
總之根據自身能力、目標及意向公司的崗位需求進行篩選,以及需結合實際和家人等的意見來進行選擇
四、如何看待招聘要求
先網上隨便扒了個招聘要求,各公司大致上基本都是一樣的,以計算機招聘為例
以下按上述要求次序一一見解:
- 先可以看到是學歷要求,這個基本是硬性指標,只招本科,而且基本是沒有商量,接著是有經驗者優先,指的就是上述分類的“有非常深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給這種人優先錄取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大多數人學歷基本都沒有問題,也基本都沒有經驗(你放心,大多數大學生肯定都是這樣的),所以這條要求就是個套話(簡稱廢話)
- “熟悉至少一種開發語言”,這就是上述的“有一般專業技能與知識的”的基本要求了,這里用的是熟悉,熟悉是什么程度?是有點熟悉?十分熟悉?還是非常熟悉?
答案是顯然都可以,因為企業也知道大多數大學生畢業時能有的水平,他們只需要你有些許相關行業的基礎知識,能有在該行業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就行!因為現在大學生畢業時基本都沒有直接工作能力(生產力),所有大學生招進去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公司培訓與學習,對于“有非常深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是肯定能說明學習能力沒問題,而且肯定是優秀的,需要培訓的時間又,哪家企業不喜歡?也就是后面這句“有過相應語言開發經驗者優先”,但是這種人能很多嗎,普遍都是“有一般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所以公司只要你能證明你是有潛力的,是能學習,有點基礎知識就行,接著列舉的“如.net或java”肯定就是說明該公司所使用的技術了,若能匹配到,肯定是最好的,當然若熟悉的是其他技術,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公司可以給你培訓,但是前提是你能學的好
這里對專業技能的描述是熟悉,但有的用的是精通,差別就很大了,這種就必須是“有非常深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要求就比較高了,就肯定不是簡簡單單只要懂一點點就可以了,看清招聘要求的用詞,中國語言博大精深。。 - 跟上述一樣,用的是“一定”,一定是什么程度?不像第一條的硬性規則,肯定是本科就行,不是本科就不行,也不像一些國外學校的申請要求,比如必須英語雅思考到xx分,也許會說兩者的性質可能不一樣,但是如果看社會招聘的要求,肯定都是“有三年以上xx語言的開發經驗”,對于專業技能就不會像校招要求這么模糊,可商量空間太大,原因還是在上述所講的,只要你有潛力,那么這些專業技能水平的要求都不是問題
- 這也是套話,不多述
- 前半句套話,不說吃苦耐勞,難道說我們需要偷吃懶惰的人嗎?后半句說明該的崗位可能需要出差,也很明了,要是你不適應出差,這個崗位可能就不太適合你
上面這側招聘要求顯然就是招聘上述“有一般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如果想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人”也就是絕大多數的一般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一般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會不熟悉至少一種語言?或連數據庫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對于“沒有一點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基本就不行了
基本所有招聘要求都與上述形式差距不大,當然肯定也是會有不同,基本有一半要求寫的是套話,另一般是專業技術要求,根據這些要求至少能大致判斷面試成功的幾率,比如有硬性要求如果不能滿足,例如學歷、英語水平、證書等,是肯定沒有機會的,另外一些模糊性的要求,根據
一些措辭可以分辯需要的程度要求,要求精通還是要求熟悉,一定還是豐富,具體的還是需要根據自身能力進行判斷了
五、覺得沒能力或學校差怎么辦
覺得沒能力
一是專業技術水平的能力,也就是上述分類的“沒有一點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
二是技術之外的能力,素質方面,如交流、學習、抗壓能力等
首先對于一,肯定是不可能通過短期的努力而有很大提升的,但短期的突擊達到“有一般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人”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你想做,比如上述招聘公告的要求中,熟悉一種編程語言與一定的數據庫基礎,是完全可以辦到的,頂天了1個月吧,肯定能對一種編程語言與數據庫很熟悉,如果一個月連這點都不能熟悉,只能說該行業不適合你!換個方向吧
因為身邊基本很多同學都是短期突擊的,這也是真實情況,不管你大學玩了幾年,努力學習1-2個月,加上再怎么大學幾年聽也聽了很多專業知識,找份好工作是完成沒有問題的!別把公司的要求看的太高,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前提是你也要肯努力,肯付出!
接著對于二,這個只能說盡量想辦法進行鍛煉了,比如交流能力,可出去發幾天傳單交流能力肯定能提升了。。。其他的素質方面網上也有很多方法,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也是能有提升的
學校差怎么辦
首先是哪個學校就是哪個學校,這個因素已經無法改變了,另外也不得不承認一點,企業在招聘時是會看學校的!比如有些公司只會招聘他們名單中學校的學生,其余學校的學生簡歷是直接過濾的,事實就是這樣!
為什么企業會這樣,很不公平對嗎?這些學校就沒有優秀的人才嗎?首先人才毫無一問就算是差學校也有很多優秀的人,但是一家企業從清華大學的1000份簡歷中挑出的人才與某不太有名的學校的1000份簡歷中能篩選出的人才哪個多?如果該公司需要篩選200位優秀面試者,清華大學的1000份簡歷中是足夠篩選出的,而不太有名的學校可能就需要篩選2000、3000甚至更多的簡歷,因為企業招聘是有成本的,他們也沒必要多花時間去多篩選更多的簡歷,“說是什么清華是列車上的軟臥、北大是硬臥、xx是座位、xx是掛票”,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坐軟臥的下車了肯定比站著來的精神。。。通過學校和成績至少能普遍評價一個人素質,學習能力強的人他的成績和學校基本也是不會太差的
但就是沒戲了嗎,首先也不是所有公司都會先篩選學校的,會直接篩選學校的也比較少的,而且肯定都是很大公司,(很多公司人都找不夠,哪有空篩你的簡歷)也很多比如網絡投遞簡歷,會篩選關鍵詞,比如四級、六級、xxx大賽啊等等,只要你足夠優秀就行,沒有哪家企業會拒絕優秀的人才!可能只是人家沒有發現你,要是覺得自己足夠勝任該公司的某崗位,去霸面(未收到面試通知直接去面試現場的)都可以啊,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簡歷展現給HR看,企業對你是哪家學校沒有任何興趣,他們看中的是你的能力,不過為了降低成本等原因可能會以學校作為了一個篩選條件,沒有哪家企業會拒絕優秀的人才!沒有哪家企業會拒絕優秀的人才!沒有哪家企業會拒絕優秀的人才!
要是你的簡歷掛了,但你覺得你是足夠優秀的,想盡辦法把你的簡歷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投遞給HR吧,比如直接發郵件,打電話,或者直接去招聘現場,別讓哪些關鍵詞系統把你給屏蔽了
六、選擇什么公司
一般想去好公司的條件無非是
- 錢多
- 輕松
- 離家近
- 發展好
- 上面4點都有就最好了
作為大四狗肯定也沒什么經歷,對于公司的了解無非是通過網絡,或者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的介紹、推薦等,網上有很多專門點評公司的網站,也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通過這些方式至少可以了解一個公司的口碑怎么樣,肯定是有好也有壞的,看個人判斷了
一般校招的招聘信息對于薪資待遇大多數還是會直接透露的,比較清楚,很少有面議的,都是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資”,這樣條件1是可以直接篩選的,接著條件3也是比較透明的,可以篩選,最后條件2和4就只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自行判斷了,家人的意見可信度肯定是最高的,這樣篩選出一些有合適崗位以及比較想去的公司,不要因為怕要求高而不敢選,因為這根本不是問題,只要大膽的進行選擇,這種事真說不定呢。。。但也不要太盲目,比如自己英語真的很差,就不要投外企找刺激了。。。量力而行
個人見解
對于待遇,先介紹下一般待遇的內容有哪些吧
- 基本工資:就是每月會發給你多少票子,記得問清是睡前還是睡后,差距比較大的,睡一次很貴的。。。
- 補貼:比如車費補貼、電話補貼、飯補等,這個方面也能有幾百塊錢的
- 工作時間:幾點上下班啊
- 假期:一般都是國家法定假期,問下有沒有帶薪年假。。。
- 加班工資:有的是加班沒有工資的!但是有補貼
- 年終獎:一般會發2-3個月的基本工資
- 公積金: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能盡早了解就盡早了解,表示當時是HR告訴我有這個東西回家告訴家里人才知道這個東西的重要性,請千萬盡早了解!,因為中國這房價。。。
其他的就看具體公司的福利了,基本就上述幾項待遇,個人覺得首先對自己的基本獨立需求肯定要滿足,不可能工作后還需要跟家里要錢,接著是差不多要達到該行業的標準工資吧,低于這個標準工資的企業我覺得這個企業應該是有點問題的吧,基本應該是不太好的,比如計算機行業,低于月6500的工作基本都不用看,另外對于不同城市的工資需求也不同,在農村給你3000你可能都覺得很多,但在上海給你3000呢?工資待遇覺得一般能滿足就行,真的別要求太高,其他的一些比如加班,看行業了,比如IT行業,能不加班?總之在待遇這方面,覺得要求真的別太高,要是覺得有能力,拿到你的真實水平的工資也是遲早的事情,否則別人給你開月薪百萬,真的敢去嗎?至少我是肯定不敢的
對于工作輕松個人跟工資的看法一樣,不太過分,年輕人,可以努力!
對于工作地點的遠近,個人因為是男生,覺得世界那么大,我覺得可以去看看,要真想就在家人身邊工作,也可以等工作幾年后吧,并不是所有好的機會都離家近的!
對于公司發展,只能是通過各種渠道盡量了解,自行評估了,這種問題肯定也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的
選擇國企?外企?私企?創業公司?
個人表示從字面是可以大概理解的,但有什么區別還真不清楚。。。
又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個人覺得除非有特別傾向,要不哪家公司給的待遇好及發展好就去哪家吧。。。
公司的選擇上要求真的別太高,等自己真的有能力了,再換工作談要求也不遲。。。
七、簡歷
獲取了招聘信息,選擇好了意向公司、崗位,該投簡歷了,當然能先參加公司舉辦的宣講會是最好了,很多公司也是宣講會現場收簡歷的,但前提你也得先準備好。。。
簡歷有能力、有創意的人當然可以自己制作了,尤其是一些做設計類的,毫無一問自己設計的有創意、特點的簡歷肯定是能給自己加分的!
大多數人還是網上找模板吧,網上也很多,各種模板,收費的、不收費的太多了,以及各類教程啊,信息化時代,數據泛濫,一百度全是
- 有內容寫的人
大學參加過xxx競賽獲國家x等獎、有xxx證書、xxx實習經歷等等,又是大學里的牛人,網上隨便找個模板,填上你的光輝介紹,你的內容已經勝過一切簡歷樣式了 - 沒內容寫的人
大多數也還都是這種人,因為沒什么內容可寫,大學也沒什么實習經歷、沒拿過什么獎、沒得過什么證書,唯一的幾個也就四級、普通話、駕照。。。更需要在簡歷上下點功夫了,必須得用點心,畢竟你的態度也可為你加分,這類簡歷網上也有很多教程,可自行百度
簡潔、整齊、內容詳細的簡歷肯定是HR希望看到的,簡歷畢竟是公司看你的第一眼,盡量多用點心制作,連第一眼都過不了或者印象差(比如簡歷上錯字連篇、簡歷上連聯系方式都沒寫),后面也可想而知,另外簡歷一定不要夸大,不要給自己挖坑,面試官一般是會把你的簡歷當成你的犯罪記錄來審問你的。。。
八、筆試
技術崗一般是有筆試的,以及一些其他的崗位也會有,內容有時是專業筆試或者性格測試或者兩者都有
專業筆試一般就是刷人了,是會按排名發面試資格的,比如中興的筆試,150分的卷子只有高于X分(50還是60來著,很低的)才有面試資格,有的是筆試很難,但人家看的是排名,做自己會的就好,有的公司出的卷子很難,也是希望通過筆試能直接發現一些人才,比如中興的筆試能考到X分(80還90來著)就會被重點關照了
性格測試就測測是不是非人類了。。。正常點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測的內容也就是你是不是積極向上,是不是樂觀,是不是能解決困難,面對困境怎么辦等等,做的時候充滿正能量就好了。。。
筆試也分在線筆試與現場筆試,在線筆試一般也都是一些大企業,在網站上會全程開攝像頭,監控你,說是有人會通過后臺看著你。。。電腦是不能切換網頁的,也就是不能通過電腦百度的,不過很多人都會拿手機在下面百度。。。現場筆試也是比較水的,因為基本很難預測有多少人會來筆試(也有預約筆試的,但很少),需要多少考場、多少考官都不法確定,人多了就挨著擠的坐,也基本沒什么監考
- 筆試成績是小程度會決定你能否進入面試,因為比較水,公司也知道,但能得高分盡量得高分,肯定是沒壞處的
- 筆試試卷是很可能會出現在你的面試中的,筆試試卷上的知識內容在面試時可能都會被問起,面試官也需要驗證你試卷分數的真實程度
- 綜合上述1、2,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在筆試中取得高分,也盡量要高分,但需建立在確實有水平的程度上,比如真實水平是50分,但最后考到的是70分,這是沒任何問題的(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找工作,中國。。。),但真實水平是20分,考到的是70分,最好還是別去面試了。。。
九、面試
簡歷、筆試能通過就是面試了,面試一般是會有幾輪的,一面、二面、三面、四面、五面,最多五面差不多了,只有一面的也有,但大多數應該都是兩面
面試的形式
面試的形式基本都是面對面直接面試,郵件、短信或電話通知你xx時間到xx地點面試,建議早去,早去肯定沒壞處的,有時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次去宣講會,去的比較早,沒事就站在門口與人聊天,最后面試的時候才發現這個人是終面hr,真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早去也能說明你對該工作的重視,也說有電話面試或者網絡面試的,沒體會過,不知道是什么體味
面試的著裝
面試的著裝看面試什么崗位,技術崗一般是不要求穿西裝的,但銷售、管理什么的可能就需要了,有強制要求的一般都會提前通知,沒有可提前咨詢好或看情況了,總體要求整潔,干凈就好
面試的準備
成功接到面試通知后肯定還是需要做一些前期準備的
- 物質準備
面試通知里基本會告訴你需要帶什么材料(證書、證件什么的),需要帶的可以用一個文件袋裝好,一是方便攜帶,二也方便面試時直接交給面試官,可以只帶各類證書等的復印件,不用帶原件,另外無論是否提及,記得一定要帶簡歷! - 信息準備
首先自我介紹肯定是少不了的,面試一開始基本都是“同學,先做個自我介紹吧”,去面試前可自己編好,內容不用太長,也不要很復雜,(就算寫的長,到時候也會緊張的說不出來的)簡單介紹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再加上一點對面試崗位的優勢介紹就好了
接著就需要對所面試公司及崗位做詳細了解了(一般在沒收到面試通知前沒誰會去詳細了解的。。。),通過網絡等途徑,盡可能的多了解所面試的公司信息、崗位信息、以及其余已經去面試人的經歷(比如有的公司可能還會有英文面試,讓你用英文作自我介紹,如果沒有準備,基本GG),其余人的面試經歷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個公司的面試形式、內容基本不會相差太多,應該沒有哪個公司會單獨為你準備一套面試流程 - 心理準備
很多人面試時候肯定是會緊張的(誰不會啊。。。),但感覺面試就像是打怪升級,參加的次數越多,等級越高,也就越淡定了,因為這個真沒什么需要害怕的,面試失敗對你來說基本沒有任何影響,即使面試通過了也沒什么(后面解釋),參加的次數多了也就會感覺到了,放平心態,公司這么多,換一家就是了,真沒什么需要緊張的,面試時就把面試官想象成大媽又來給你八卦了,問這問那。。。
面試的內容
一般分技術面與hr面,也還有boss面等等,但基本可以分為技術面與性格面
技術面
就是涉及你崗位的專業知識面試了,會不斷的試探出你的專業技術水平怎么樣,會問你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或者假設問題看你如何處理,以及根據簡歷問一些你的經歷啊什么的,一般是由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面試,可能就是你未來的組長什么的給你面試,這種面試也就跟考試一樣的嗎,一問一答,難度逐漸提升,看你最后能得多少分性格面
就是了解你工作專業技能之外的東西了,公司除了要考慮你的技術水平及工作能力,還要很多方面需要考慮,例如你的性格、與人交往的能力、你的家庭情況又或者你的職業規劃、你的期望薪資等等,這種面試一般就是跟你拉家常,不涉及你工作相關的需求專業技能,比較輕松,也會問一些諸如你的缺點是什么等經典問題
無論是技術面試還是性格面試,面試完后面試官都會給你寫評語的,因為你的面試結果是肯定需要提交給他們的上級看的,也就意味著肯定是有一種等級化的評價
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技術面還是性格面通過刻意的一些準備肯定是有用處的,比如準備一些經典的面試話題,該行業經典問題的答案等,因為面試官的很多問題也都是網上搜的,真的是這樣。。。
當然面試官也是經驗老道的,從你的回答中也可以推測出是不是刻意準備的還是臨場真實回答的,但肚子里有點貨肯定還是好的,可以避免自己犯一些嚴重的錯誤,比如當問到“你的缺點是什么?”
真實答案:我做事比較懶,喜歡睡懶覺。。。估計是基本GG
網絡答案:我的缺點就是太追求完美。。。666
多參考一些面試案例、經驗等,再結合自己真實情況,準備一些經典、可能的面試內容,不能把太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至少給自己穿上點好看的衣服,但也不能內褲外穿去跟面試官裝x吧。。。
面試需注意的
首先是態度和禮貌的問題吧,尊重人的人沒誰不會喜歡,對面試官以及工作人員客氣是最基本的,你的行為舉止及態度肯定是會記錄到的你的面試記錄中的,比如見面說聲“您好,我是xxx,今天來參加xxx崗位的面試“,當然面試官也不會是一付你愛來不來的樣子,如果一個企業的面試官的態度都不好,這種企業也沒有任何面試的需要了,列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吧
- 進門前記得敲門,輕聲敲3到4下就可以了
- 主動跟面試官問好,并雙手遞上你的簡歷和材料吧
- 出門也記得隨手輕聲關門
- 面試結束記得謝謝面試官,比如說”感謝您今天抽空對我的面試,謝謝“,一般大企業的面試官在面試結束后是會主動跟你握手的,點個贊
- 面試時面試官的電話響了,主動停下吧,可以說”您先接電話吧“,別再一直說讓面試官來打斷你,一般面試官是會主動掛了的,然后跟你道歉xxx的
總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尊重面試官,這樣基本是不會因為這方面的因素導致你的面試失敗
十、面試結果
很少有企業會當場宣布面試結果的,都是讓你回去等通知的,好的你不通過也是會有委婉的通知短信,大多數還是沒通過也不會進行通知的,所以沒有必要刻意等待,能過就過,不過就換一家就是了,即使面試通過,可以小開心一下了,但是,沒有簽約,什么都是虛的!
即使面試通過后也可能會有各種狀況會發生,大學生找工作基本是已簽訂三方協議為標準,在此之前的任何都是有可能發生變故的,當然這種情況一般也都是一些大公司,而且很少吧,基本面試通過就意味著能簽約,意味著你已經找到工作了
因為你的面試是由成本的,沒有哪家公司會無聊找你面試玩,但也不得不小心,請留個心眼就好! 請留個心眼就好! 請留個心眼就好!,別認為面試通過了就結束了,個人用沉痛代價(浪費1個多月的招聘季黃金時間以及選擇放棄考研!)體驗的真理”沒簽約,什么都是虛的“
十一、面試總結
總結出成一句話吧:找工作這種事,別太當真
一別太認真:也就不至于在面試時很緊張,放寬心態
二別太認真:不要對面試結果太看重,意味不了什么,也影響不了什么,也不是通過你的擔心、焦慮、抱怨、著急能夠改變結果的
三別太認真:社會上確實存在許多不公平,有關系的比你差的也能找到比你好的工作,甚至別人都不同找工作。。。沒必要與別人攀比,也不用羨慕別人,因為同樣不能影響什么的
另外大膽的去投簡歷,大膽的去面試吧,肯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的!
找工作也是實力+運氣,是有不確定因素在里面的,很多東西不是我們能改變的,盡自己努力就好,其他的就隨緣吧。
以上的一些觀點與言語都是一些個人見解與經驗,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包含,或者直接給我留言,我肯定改。
第一次寫這么長的分享文章,碼了一天,覺得有用幫點個贊吧,謝謝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