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不斷做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誰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誰就擁有了飽滿的幸福。
現如今,對讀書這件事,有著許多的反面看法。像馬云所說的讀書無用論;還有許多父母在感慨:孩子讀大學到底有什么用,讀了四年大學,花費了七八萬,畢業后還是拿著兩三千的可憐工資而已、、、如果不去上大學的話,早點去工作,四年下來,少說也能賺個八九萬塊錢,拿著這些錢可以創業什么的,未來很有可能會是錢途似錦。更有的人貶低讀書人,說:這就是所謂的大學生啊,工資還不如一個打工仔。
對于讀大學到底有什么用,我覺得,讀大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多的財富,但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富有;讀大學雖然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多的知識,但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技能。最重的是,大學提供給我們更高的平臺,讓我們擁有更的選擇權來選擇自己的未來。因為平臺越高,所擁有的選擇權也就越多。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我一位初二輟學的同學小朱,他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早早的結了婚,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很多人覺得,他過著衣食無憂、陪著父母的日子,真的很好。而我卻還在上大學,但我一點也不懷疑讀大學是個錯誤。因為我有很多的選擇權,我可以選擇離家很遠的地方去工作,也可以選擇像小朱那樣陪在父母身邊工作。而這些對小朱而言,卻只有這一個單一的選擇了。我因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而感到幸福。
我很是羨慕那些浪跡天涯的背包旅行,我覺得他們真的好酷,像我們樣這樣朝九晚五的工作學習的人,實在是太過于單調了。
記得剛高考完以后,我和幾個朋友去井岡山風景區游玩來放松放松。在那風景區里面,風景格外的好,空氣格外的清新,但人煙稀少,在那里,我們碰到了一家旅社客棧的老板,一位二十五六歲的小伙子,已經在這里呆了好幾年了,過著開門有清閑空氣、兩邊都是山的生活。世外桃源般的風水給了他格外清脆的聲音和格外明亮的眼睛。總之,他過著別人想要的生活,那種寧靜,那種自由,是無數像我們這樣朝九晚五的人所羨慕的對象。
我問他,像這樣令無數人羨慕的生活,是不是打算在這里一直干下去。他說:“不是,我要去大城市過生活。”他還說,羨慕像我們這樣朝九晚五工作學習的人呢。
我很驚訝說:“你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羨慕你的生活嗎?”
他說:“知道啊,因為每個來我這客棧里的人都會這么說,可是,你知道嗎?我為什么羨慕你們嗎,因為你們可以選擇在這里或者在那熱鬧的地方生活,而我,沒有這樣的選擇權了!如果可以,我真的想讀個書,考個大學,然后去其他城市里工作,可能我會適應不了大城市這樣快節奏,最終回到原點,但至少這輩子能多一些選擇。幸福,難道不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嗎?”
是啊,人這一生,無論是朝九晚五的忙碌還是格外清閑的浪跡天涯,我覺得都沒有錯,我們期待著另一種的生活狀態,不過是希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一味的朝九晚五的忙碌或清閑的浪跡天涯,都會讓生命變得乏味生厭。我覺得,最好的生活就像《歡樂頌》中的那位安迪一樣,讓自己足夠的強大,有支配兩種生活狀態的能力,想工作時候,就可以埋頭苦干,想旅行的時候,就可以說走就走。
所以啊,我們不要急著去羨慕別人的生活,要先過好自己現有的生活,再去追求想要的狀態。朝九晚五的生活累了,可以旅行,旅行夠了可以馬上回到原來。因為你有改變生活的能力,有適應生活的心態。要擁有這樣雙重的選擇權,需要我們當下的追求與努力。
我覺得,有時候,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不過是為了將來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會讓我們充實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