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據說是比往年更冷的冬天,貌似去年也這么說,那究竟是人們總愿意把正在經歷的形容得比以往更艱難,還是真的冬天越來越冷了?
? ? ?回到正題…
? 我總是愿意把早晨的鬧鐘時間設置到比真正準備起床的時間提前1小時。每天早晨起床時,就能在鬧鐘響后不停的關鬧鐘,延遲鬧鐘響的時間,直到到達心理預期的起床時間。這樣做仿佛能夠得到一種多偷睡了一小時的滿足感,到達預期時間后能夠毫不猶豫的立馬起床,因為會有一種“媽呀!我都晚起一小時了!”的錯覺。
?緊接著立馬穿上衣服,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后匆匆忙忙地快步到地鐵站,一邊在候車區排隊等地鐵,一邊看看剛領的地鐵快報。只要地鐵到站,一開門,就會被身后的人群連推帶撞地擠進車廂。這時真感覺自己像一件行李,被人拼命的往車廂里塞,裝得越多越好。而上到車上的人,很多都愿意做“門神”,就堵在車廂兩側門之間的這段區域,不愿往車廂中間走,即便中間還很稀松。最后導致無論是想上車還是想下次都很困難,因為總有一群不上不下的人很樂意擠在門口。
?高峰期的地鐵車廂內,可以按舒適程度分為三個區域: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
?頭等艙,當然是坐到座位的區域,可以悠悠閑閑地玩手機或者小睡一會兒。商務艙,車廂中間的區域,相對而言不是很擁擠,有可以拉的把手,站著時可以一只手拉著把手,一只手玩手機,或者吊著把手閉目養神。而且如果座位區有人下車的話,還有機會坐到座位。經濟艙,“門神”區,即兩側車廂門之間的區域,這里相當擁擠,特別是到站后乘客上下車的時候,會受急于上下車的人群比較猛烈的推擠沖撞,經常容易產生口角,我只想說“該區域高能,非戰斗人員,請迅速撤離!” 在該區域,有一次目睹兩個一米八幾的大漢兒擠得直接在車上干架了...都挺大的個兒,怎么心胸就那么小呢...
?所以,我一上地鐵,能到車廂中間,絕不站門口,除非下一站要下。在地鐵上,手機網絡非常不穩定,于是也就很少玩手機,更多的時候是看看地鐵快報的內容。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個阿姨在地鐵票閘入口處發快報,每過一個人她便舉起手中的地鐵快報,微笑著說聲謝謝,希望她們把報紙拿走。這個阿姨每個工作日的早晨都在,而且一直保持著她的熱情。雖然現在地鐵快報廣告比可看的內容還多,但我路過時也很樂意拿一份,受被這位阿姨的熱情與敬業所感染,能幫到她,使我能夠帶著愉悅的心情與正能量開始一天的工作。
?看完快報,如果還沒到站,有時我會觀察周圍擠地鐵的人們。有一天,我驚奇的發現,車廂內的許多人臉上都掛著黑眼圈,莫非他們昨晚都加班到很晚嗎?怎么可能同時有這么多人同一天晚上都在加班?他們是同一個行業的嗎?或者同一個職業?什么原因可以導致他們如此一致的加班,都非得昨晚加班不可嗎? 我想了半天不得其解,正當我困惑的時候,聽見旁邊一個女生問同事,“昨晚雙11你搶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