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這條路上對于我們這些新手媽媽們來說都是一邊學(xué)習(xí)一邊和孩子共同成長,有時候倒不如說是孩子讓我們學(xué)會了成長。
沒有哪個女人天生就會當(dāng)好媽媽,都是有了孩子之后慢慢學(xué)會很多,甚至以前不敢想象的都嘗試了。
對于一個從小早上8點多才睡眼惺忪,翻身滾動還想多在床上玩耍一會的孩子來說,上幼兒園之后便失去了這個享受。
每天都是在數(shù)遍的呼喚中、音樂的吵鬧中、急躁的催促中……孩子仍慢吞吞演繹著他習(xí)慣的節(jié)奏,完全無視有時急匆匆發(fā)燥的媽媽們那張猙獰恐怖的臉。
一次面對我的催促,孩子很鎮(zhèn)靜的來一句:“媽媽,你什么時候能等等我呢?能慢一點嗎?就知道催催催!”
我當(dāng)時真的懵了,這是一個上中班的孩子對媽媽提出的抗議,而且理由充分到讓我汗顏,我一直活的都不如一個孩子明白。
我為什么要那么匆忙呢?為什么要一遍一遍催孩子呢?慢一點就錯過一個億了嗎?就因為早上爭分奪秒趕著送完孩子再上班嗎?
當(dāng)我試著慢下來的時候,一切似乎都慢了下來,連時間似乎都在開始等待著我,耐心地和孩子在床上打鬧嬉戲僅僅2分鐘孩子就可以生龍活虎般離開床打開一天的美好生活。
沒有呼來喚去吃這個菜喝那個湯的晚餐,孩子津津有味地分享著剛學(xué)會的新歌和新游戲,吃幾口飯哼幾句學(xué)校的新歌,快樂無比。原來慢下來這么美好!
我總是匆匆忙忙安排著生活,卻忘記了他還只是個孩子,我需要嘗試他的節(jié)奏而非強行讓孩子接受和學(xué)會我的步調(diào)。
除非翻看曾經(jīng)簡單的成長記錄,要不然完全忘記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第一次吃奶時伸出小手試圖摸我的臉、第一次沖著我笑、第一次學(xué)會翻身、第一次自己爬向我、第一次開始喊媽媽、第一次自己站起來學(xué)會走路……
也不知道從哪天開始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開始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開始自己穿衣服、開始自己洗臉刷牙、開始歡快地唱出“世上只有媽媽好”。
不記得從哪一天開始上幼兒園不再有小情緒、哪一天蹦蹦跳跳獨立跑向教室、哪個瞬間學(xué)會寫下自己的名字。
等我慢下來了,時光似乎也為我駐足,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停下來等等孩子,等等孩子的步伐,拉著孩子的手,陽光穿過樹葉飄灑在周身,直到孩子跑出我的視線,一切開始模糊起來,起風(fēng)了,風(fēng)沙浸濕了我的雙眼……
因為
總有一天,他不再張開雙臂撲向我們的懷抱。
總有一天,睡覺前他不再索要吻安和擁抱。
總有一天,他不再需要我擁抱著讀完一本本書,盡管偶爾也會加快語速、跳行或跳頁完成任務(wù),敷衍那個神情專注認真聽故事的小精靈。
總有一天,他會張開自己的翅膀,學(xué)會自己處理一切,同我們背向而飛。
總有一天,他會厭煩我們的嘮嘮叨叨,也不再用祈求的小眼神渴望我們的允許。
總有一天,他會長大,在他眼里我們不再無所不知、高深淵博。
總有一天,我們會趕不上他的步伐、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被他遠遠甩在身后。
總有一天,換做是我們期待地望著孩子的背影,“你什么時候回家?”
總有一天,換做是我們需要他攙扶著看日出日落。
總有一天,換做是我們開始無限依賴孩子……
就算是為了那“總有一天”,我們也應(yīng)該慢下來,等等孩子、陪伴孩子,錯過了不是后悔,將是更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