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鳳凰網上有一篇精辟而犀利的時事評論《三河被免職書記:一個官場版的現代阿Q》,但其中有一處顯而易見的病句:“在三河前書記看來,店鋪招牌雜七雜八的顏色也是不忍卒賭、不可原諒的,只有單一綠色并搞成綠油油一片,才是正宗、順眼的。″
這一句話中的“不忍卒賭″,不僅把“讀"錯寫成“賭″,而且對這個成語的使用明顯不當。
‘′不忍卒讀″,出自清代淮陰百一居士巜壺天錄》:″閩督何公小宋,其挽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即不忍心讀完,形容詩文悲慘動人,是一個妥妥的褒義詞。例如:
①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寫得真摯悲切,如泣如訴,讓人不忍卒讀。
②林覺民的巜與妻書》感人肺腑,不忍卒讀。
揣情度理,這一句中的“不忍卒賭″應該改為“難以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