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壘磊
我相信幾乎所有在幣圈的人,只要經歷過至少一個周期,就都曾經掙到過錢——不管你是炒土狗還是囤幣還是搞合約,幾乎是所有,基本不存在沒掙到過的人,反正我是沒見過。
但在幣圈最終掙到大錢的人,鳳毛麟角。為什么?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沒能選擇好“賣”的時機,但我會告訴你,你永遠選擇不好,哪怕你在某幾次選擇好了,看似成功FLIP了,落袋了,也沒用。
道理很簡單,因為幣圈是你唯一的場子。
有句話叫“一入幣圈深似海”,還有一句話叫“在幣圈賺過錢的,就再也看不上其他行業了”。為什么?因為在幣圈的牛市期,來錢實在太快了,于是就再也沒有耐心在其他地方慢慢賺錢了。
很多人的資產一開始是有很多配置的地方的,但慢慢的,就全挪到了幣圈——這些資產幾乎全是在幣圈的牛市期挪過來的,因為每天都在暴漲,每晚一天就會發現少賺了很多錢,于是就慢慢全挪過來了。而挪過來以后,就再也挪不出去了,因為看不上其他地方的波動了。
但這樣有個不健康的地方,那就是幣圈的熱點很多,誘惑也很多,如果你的“場子”只剩下了幣圈一個,那么你的資金去向會很單一——人在幣圈要保持長時間的空倉幾乎是不可能的,總會有一些財富效應,讓你進去,然后慢慢就又滿倉了。
所以你就算在某幾個代幣投資中及時賣出,把利潤落袋了又如何?你很快又會上頭沖到其他的標的里,重新滿倉,這就是問題所在,即“不是你沒有選擇好賣出時機”,而是你“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賣出”。
這是人性,我也無法避免。我之前就說了,我也在$trump里被套了4000多萬rmb,所以我跟你一樣,成本還不一定比你低。但我的優點或許是,我比很多人更能認識自己,認識人性,所以我會給自己戴上鐐銬,但他們不會——我的很多資產配置都是短時間里拿不出來的,所以遇到再好的機會,我也上頭不了,無法把其他地方的資產挪過來all in——而無論玩耍的錢是虧是賺,那都是游戲幣,游戲幣賺了,就放一點去資產那里,虧了,就總結經驗,放著繼續玩——我只需要保證那些真正可以被定義為“資產”的東西的數量,是在不斷增加的,就可以了。
這一點,手上有大比例都是游戲幣的玩家,是尤其要借鑒的,每次都換一點點去“資產”那里,而不是試圖靠游戲幣就一把財務自由——你如果是這樣的理念,就算搏到了一次,遲早還會死在其他的游戲幣里。
也有很多人問過我,把資產都鎖起來了,遇到要用錢的時候怎么辦?去賺,用其他資產的利息,就足以應對了,而不需要把大筆資產變成“流動狀態”——大筆資產都處于“高流動性”狀態,看似增加了靈活性,但其實是一種很壞的習慣。
你必須讓自己始終處于一種“饑渴”的狀態,即始終缺錢,這樣才會讓你擁有不停賺錢的動力,同時保證你對任何不管多么看好的事物,始終投入有限——這句話光刻在腦子里是沒用的,就像隨著時間推移,你一定會遇到自己很想拿下的男神女神,只要條件符合,你就會去拿下,但你知道這件事其實意義并不大,從長期看,是不值得花費太多成本的,因為你的想法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改變,你也很快會遇到下一個。所以你應該避免讓自己處于“條件滿足”的狀態,而不是只是告訴自己“這樣做是沒意義的”——人并不會總是遵從理性行事。
但注意,始終處于缺錢的狀態,并不代表你真的缺錢,不是你真的要把自己的錢玩完才能處于饑渴狀態,而是單純地把流動性鎖死就行了——你的資產很多,但每個當下能動用的比例很少,就可以了。比如有人鎖住了BTC,有人買了定期要拿進去錢的保險,有人要定期付房貸,有人買了幾年內無法贖回的基金等等。
到底該長期鎖住什么?什么東西是值得長期鎖住的?什么東西的長期復合收益率最高?你需要不斷學習,自己判斷,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但“鎖死大部分的流動性”的策略,是你可以參考的,它不僅可以讓你不由于過度自信,而胡亂玩光自己的錢,還能讓你的資產配比始終處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不是你想健康,而是你只能“被迫健康”;也不是你不想吃垃圾食品,而是你的胃只有這么大。
(完)
..................................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