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若是生活如意,誰愿顛沛流離,故鄉裝不下身軀,他鄉容不下靈魂。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如果可以安逸誰愿意顛沛流離?(摘抄)
? ? 很合胃口的一段話,就讓我借來反駁那些總是占在道德制高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吧,他們總是開口閉口拿著古話“父母在 不遠游”的言語指責著我們這些游走在故鄉與他鄉的邊緣人。大抵這些人不是在家鄉有著自己的事業就是有份穩定的而且收入不錯的工作,養家糊口綽綽有余,還有存款游山玩水,天天父母孩子老婆熱炕頭過著天倫之樂的生活,生活那個滋潤沒得說!可是……你過你的好日子,你管人家那么多干嘛咧?你家住海邊啊管那么寬?我們也想天天圍在父母孩子身邊,可家鄉的環境能給我們這些大部分的底層人帶來多少的生存空間?難道要我們拿著一二千幼兒園報名費都不夠的薪資,可憐巴巴地看著你們一家子吃香喝辣的?要不就是跟著父母扛個鋤頭日曬雨淋的下地?生個病還要東借西湊的籌錢,買件衣服買塊肉還要考慮半天,這么憋屈的生活咱換換行不?父母年邁我們擔心,孩子學習沒能在身邊輔導我們愧疚,小小年紀自己去上學沒人接送我們心也跟著絞痛,但凡家里有生存的空間誰愿意漂泊異鄉?還有知不知道“父母在 不遠游”的下一句是什么?“父母在 不遠游,游必有方”!如此斷章取義就拿來攻擊他人幾個意思?現在交通如此發達,大巴高鐵火車私家車到處橫行,微信視頻手機通訊設備如此便捷,在他鄉故鄉又有何區別?這不是“游必有方”么?還是你還活在當年拍電報還要一個字一個字斟酌再三的年代?世界那么大,少我一個不少,但是我知道我家少了我掙錢,家就垮了,所以我選擇游走他鄉!
? ? 奉勸那些吃飽了撐的人留點口德,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別妄加評論和揣測,須知你那不經大腦的話語,你們自己認為所謂的無心之失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剜心之痛,既然是吃瓜群眾就自覺點閉上嘴巴好好吃你的瓜去,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