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萬千注目,但王菲并沒有想過“停留”在大眾的視線里。這對于王菲來說不會有任何影響,她依舊是我行我素的天后王菲。
INTO—你們愛誰誰,她只做喜歡的自己。
INTO—“我不想做一個乖乖女,一味聽家人的話,而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b>
INTO找出1987年王菲面臨人生第一次重要選擇的時候說的話,一邊是廈大的錄取通知書,暗示著全家人對她的期待,另一邊是去香港學習唱歌的機會,這恰恰又是她一直埋在心底的夢想。
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也許很多人都會選擇聽從家里的安排,順利地去上一所名牌大學,然后畢業后工作結婚生子,然而王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個。
INTO—“漫天的是非,做我的真理。”
這是王菲1994年創作的《討好自己》里的一句歌詞,但這更像是她離開竇唯的時候,唱給自己的歌。
曾經她和竇唯是大眾眼里的一對金童玉女,眾所周知,當王菲出現在竇唯身邊的時候,他身邊還有一個姜昕。
王菲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愛一個人就大膽去追,她往竇唯住的小四合院寄了一封信和一箱CD,信里寫了些最近心情不好之類的話,最后一句是“你以后可不可以別再叫我小王?”
這段婚姻維持了三年,就像她當年出現在竇唯和姜昕面前一樣,他們之間又出現了另外一個人。竇唯很高調的向媒體介紹那個人是自己的愛人。
她不是像大部分被棄的女孩子一樣,當時的王菲完全可以讓對方背負罵名,但是她選擇了瀟灑的轉身。
INTO認為這就是王菲,愛上了就不顧一切,愛不成就全身而退。
“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侶。”
在王菲跟竇唯離婚之后,面對媒體的問題“打算給竇靖童找個什么樣的爸爸?”,王菲這樣回答。
這句話后來被無數獨立女性奉為經典,誰說離婚后的女人就不能為了自己去重新選擇愛。而不是一味的委曲求全,為了孩子不去離婚,或者為了給孩子找一個所謂的好爸爸而妥協。
那個時候的王菲就明白,一個女人應當為了自己而活著。引導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而不是為了孩子去犧牲自己的幸福。
很多人評價王菲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實際上并非如此,王菲和兩個女兒的關系實則很親密,就像朋友一樣,王菲自稱在家里面,竇靖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她是三妹,她們三人感情一直很好。
“王菲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非常高貴的,體現在她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在對待事業還是生活情感,她都不肯對任何東西低頭。她生活在自己的狀態里"。
這是王菲好友張亞東對她的評價。
2000年王菲和謝霆鋒的世紀牽手在娛樂圈引起了一片嘩然,剛剛奪得戛納影帝的梁朝偉在香港銅鑼灣舉辦慶功派對,從后門出來的王菲與謝霆鋒,閃光燈下,十指緊扣。
那時19歲的謝霆鋒還在摔著吉他,30歲的王菲談起他時一副少女的表情。
而“鋒菲戀”的開端僅僅是謝霆鋒與兄弟打的一個賭,當時也只維持了兩年,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兩個人都轟轟烈烈地愛了一場,即使后來分分合合,王菲依舊每一次都愛得熱烈。
“王菲,她的生命早早就走到了靈性需求的層面,可惜,她的伴侶不能在這個層面滿足她?!?/b>
陳道明有句話說得一針見血。
王菲和李亞鵬離婚的時候,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王菲,很多人都覺得李亞鵬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為什么王菲要離開他。
她只是忠于自己的內心而已。
她和李亞鵬的關系在一次采訪中就可見端倪:
楊瀾問李亞鵬:你希望王菲隱退還是唱歌?
李亞鵬說:唱我支持,不唱我也支持。
楊瀾追問:那你心里更希望的是什么呢?
李亞鵬說,我心里就是都支持。
看起來毫無破綻,但是對于王菲來說,更需要的是一個,不管是在精神上和靈魂上都和她相契合的男人。而這一點,李亞鵬做不到。
即使在他身邊,王菲可以感覺到親情般的踏實,可是,那并不是愛情。
2013年,王菲在微博上寫道: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
李亞鵬在微博上嘆息: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注定是一個傳奇。
“誰成就了誰根本不重要,因為這就是一場因緣?!?/b>
對于媒體的提問“林夕和王菲究竟是誰成就了誰?”他非常嚴肅地說道。
林夕對王菲的偏愛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都說他和王菲的關系就好像是一對“沒有名分的夫妻”。
有記者問過林夕為何對王菲如此偏愛,他曾坦言,只要聽到她的聲音,馬上就會有靈感,“我把自己對愛情的很多體驗,都寫在了給她的歌詞里”。
她可以用她的歌聲去演繹,她在用心領悟那些傷感與憂郁的歌詞,她在用靈魂歌唱,所以才成就了一首首經典。
INTO看到有人說王菲有今天,全憑天賦和運氣,但是我覺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努力去得到。
很多人愛她的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而我更愛她從來沒有被澆滅過的天真和愛欲。
在這個人人都在鏡頭下用力往身上貼標簽的娛樂圈,渴望與眾不同,渴望打造一個“自我”。但是王菲不一樣,她始終在做她自己。
就像鄭秀文在一次記者采訪中說的“如果說羨慕,也只有王菲一個。我們只是藝人,而王菲是生活藝術家。她愛自己愛得深沉,活出了我們渴望卻永遠達不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