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知識爆炸化碎片化的信息時代,我們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瀏覽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還有豆瓣等上面的信息,盡管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在短時間內,滿足了我們的獵奇心,卻沒能內化成我們思想的血與肉。
相反,時間的浪費以及精力的損耗,浮躁了我們的內心,離散了我們追求特定領域完美的專注力,讓我們陷入了何為“知識有用性”的困局。
在“2017年時間規劃訓練營”里,花花姐姐這樣撩起了覆蓋在“有用信息”上層“神秘的面紗”——信息爆炸:
每天接觸的信息量=1%+99%
1%是真正有用的、豐滿你思想的血與肉的有用知識
99%是碎片化的、難以被你理解內化的糟粕
吖,
原來是過載的無用的信息量,盜走了騷年你的花樣青春和掩埋了你的驚世才華,那么怎樣才可以做到接觸1%有用的知識并有效內化呢?
一是
最精準的自我價值高地,最有效
何為價值高地?
那就是你本身天賦所在。我們很難去克服未知的領域,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利用自己本身擁有的天賦去實現自己的高價值。
明白自己能力所在的,便需要從最擅長的領域去思考自己該怎樣去不斷增高自己的價值高地,使得它成為自己的絕對優勢,并用不斷去進行價值交換。正如,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迷惘者,就借助各種心理測量,或者是星座特質(嘻嘻,相信存在即合理)等等,去發現一個在某方面也可以很牛逼的自己。
二是
只字不差地閱讀
擁抱專業領域的經典,只字不差地閱讀,持續不斷地實踐,在實踐中勇于修正,最終實現自我專業知識的內化與成長。
比如說,想減肥的我,知道運動的難以堅持,便集中找了適合自己在飲食方面進行突破體重的《輕斷食——橫掃全球的瘦身革命》。
先花一小時瀏覽,掃讀。
對自己情況相吻合的原理與案例進行標記(這就是對我來說,最關鍵的信息);
接著,我會花上兩個夜修的時間來閱讀這部分,總結要點,畫思維導圖,進行記憶、理解;然后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作為嘗試,把第一個月出現的問題,例如吃太少頭暈眼花,或者是吃的方式讓自己難以堅持,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改,改,再選擇一個月的周期來實驗,開心的是,第二個月比第一個月舒服,那么還是有問題,不要灰心噢。
那就再計劃——實踐——檢查——總結不足,作出處理——再去實踐。后來寶寶的體重見證了從55kg輕松地保持在50kg的平衡上。
害羞臉+認真臉(原來我的實踐經驗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就是花花傳授于我們的萬能的PDCA,
plan計劃—找準你要得到什么
do實踐—去做好你想做的每個細節
check檢查—反思你過程的差錯
act再采取行動—試錯,為下階段籌備
三是
讓價值輸出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知道自己想要成長的領域,“術業有專攻”,懂得系列性、系統性地輸入自己想要的知識,關注該領域的經典,整合搜索碎片化的知識,再通過價值輸出,不管是寫作,還是其他的任何方式去展現你的價值高地,去交換你的核心價值,獲取更多。
愈來愈多的價值輸出,會逼著你尋求更多的內容輸入,這樣,你就有個大大的微笑型的生活。
學著自己所愛的,傳遞著自己的內在精華,被人家需要著,快樂并富足著,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
小結:
沒參加花花的培訓營時,我重來沒想到自己原來可以是這樣的。
知道自己有別人沒有的閃光點,可以通過改造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無論是閱讀經典,還是在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價值輸出的同時,懂得系列性、系統性地去保持知識內容的持續輸入,我想,10年后的自己,還是會像現在大學生時代的小妞一樣迷惘,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知道20%的準備,每個人都可以提前做好,那就上路吧,作出改變,讓剩下的80%的競爭,在改變中得到兌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