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用能力交換信任;
中年人用時間交換信任。
時間像一把沙子,年輕人希望手中抓滿沙子時,快速的證明自己,越抓越緊,仿佛松手后就會遺失了全世界一樣。
中年人手中的沙子更像是沙漏一樣,沙子一邊溜走,一邊播撒信任和關懷。他們不再關注抓緊,他們更關注那種松弛和放松的態度。
信任這種東西,有時候是特奇妙的東西。有些人初次見面你就會覺得特別可親,你們不知道彼此的姓名。
只是彼此聊的東西能夠一聊就通,心領神會仿佛就在一個眼神中傳遞。仿佛每一個眼波傳遞的就是全世界。
這并不是在說心有靈犀一點通,僅僅是在強調那種信念的流轉,那種在同頻下對待事物的看法,對待事件達成的那種彼此認同的理解。
信任的產生,基于時間,基于行事作風,基于理解和認同。
從時間的角度講,他無論基于中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帶有著兩種角度的考量。
時間基于中年人可能是打下基礎的人際關系。他們對于你的了解來源于多年的認識,來源于多年的交道。當你向他們推薦什么東西時,他們肯定會更信任你。
那么對于年輕人而言,你們缺少時間上的認識,你只能拿出你的能力來證明,拿出你的專業態度來展示自己。那么你能贏得的是認可,卻不一定能贏得信任。
相反的前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中年人在接受新知識時肯定會慢于年輕人。時間磨平了中年人的熱情和記憶。時間沒有磨平年輕人的情懷和記憶。
時間沒有磨平年輕人的焦躁,時間卻磨平了中年人的耐心。
所以你不能肯定,中年人因為蹉跎了太多的年輕歲月,他們肯定會一事無成。年輕人因為還有很多的歲月未經歷,他們就肯定會成功。
如果中年人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人生的歷練于他們是最寶貴的財富。雖然一切的職業習慣他們可能還沒有找到規律,甚至上手特別慢,可是只要給與時間,他們肯定會追趕上來。
如果年輕人的職業生涯剛開始,他們肯定面臨的是無盡的優越感,我接受新的工作知識很快,甚至業務掌握的也很快。可是業績反而沒有讓我們有優越感。
有時我們只是在和時間賽跑,卻忘記了,信任是需要時間去沉淀的。賽跑只是讓你搶先,卻沒有讓你體驗到滲透的過程。
記得曾經聽過一句話:“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所以永遠也不要把標準定為別人,甚至是以超越別人為目標,這樣的定位只會讓你迷失自己,要么陷入嫉妒中,要么陷入比較的失落中。
人就要踏實做自己,踏實做事情,才能建立一種穩定的信任關系。
人你能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自然不會蹉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