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在鬼腳七公眾號的文章《送書隨想》后面的讀者留言部分看到了這句“前世若無相欠,今生難得讀書”,覺著挺有意思的,于是乎強迫癥又犯了,就開始百度起來。原來此句出自于佛經,佛說:“若無前世,何來今生。若無相欠,又怎遇見”。不過這也挺符合鬼腳七修行的境界的,結尾處關于選書鬼腳七是這樣形容的“所以,真選了一本書,一定要認真看完。說不定就是注定的緣分,莫要錯過”。
? ? ?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看書也是一種緣分,以前總是覺著遇見一個人是一種緣分,什么“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等等,對于讀書而言,當然是一時的興趣愛好和每個階段學習的需要了,哪里會有緣分一說。此時,我倒覺著好像是有緣分的感覺,因為每次在豆瓣、知乎或者朋友圈轉悠,就能發現一些經典的話語,忍不住刨根問底去追尋出處,有時聽到別人說哪一本書很好,也忍不住的看看,最后是好奇心使然,循著一點點蛛絲馬跡找到那本書。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從一本書看到另外一本書,像滾雪球一樣,一本連著一本?,F在看看我書桌上的幾十本書,應該都是經典了,近期囤積的書還沒有時間看。既然買了就是緣,緣來我就看,緣走書還在。
? ? ? ?既然提到了讀書,那就聊聊今天看完的日本久世浩司的《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各種噱頭,什么“讓松下幸之助和喬布斯受益匪淺的積極心理學訣竅,高盛、殼牌石油、葛蘭素史克都在應用的人才培訓課程”,效果也就一般。打著積極心理學的旗號,講的故事也是平淡無奇,不知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 ? ? ?其實所謂的“抗壓力”也就是我們小組天天研究的“心理堅韌性”,我也只是看著里面有一節“感恩”的話題,想看看是否對我畢業論文寫作有參考價值,就手一抖點進了購物車,這樣到了我的書桌。雖然語言不夠流暢,沒有什么吸引力,但是里面有一個“五指法則”倒是挺吸引我的,列出5個你認為對你最重要的人,即:在困難的時候可以求助的人,平時關系又比較好的人,包括親人、朋友、導師等等。然后,我就開始思考了我心中的那5個人是誰,主要是因為我目前的確處于一個經濟危機的狀態,的確需要一些幫助,可是卻無從下手。向親朋好友都難以啟齒,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熬,因為大家聊的都是生活、學習、找工作什么的,自動屏蔽了經濟這個話題,所以是無人知曉。
? ? ? 看到這本書,就是我的緣分,我當然需要珍惜,哪怕能讓我有一絲一毫的思考,也是好的,畢竟我們相處了2個小時,在這2個小時里我們是相對而視,在內心深處一起交流,算是2個小時的朋友了。所以,以后就把看書當做朋友來對待吧,看什么樣書就是結交什么樣的朋友,看多長時間就是相處多長時間,從書中學到什么就是朋友給予了什么。這樣一來,說是“前世若無相見,今生難得讀書”是一種緣分就說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