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
? ? ? ? ? ? ? ? ? ? ? ? ? ? ? ? ? ? --亞里士多德
幸福是生命的一種基本需要!我們刻苦勤勉的終點就是獲得幸福,財富,聲望,地位的追求,其最終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反思:用問“為什么”來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東西,看要問多少個為什么才能把你引到對幸福的追求上?
回答:我現在所做的事我都是因為覺得有意義讓自己愉快。
?成功不等于幸福(可以帶來幸福),幸福一定是成功的(幸福可帶來更多的成功)。幸福值得去追求,不管是作為目標或者是達到目標的方法。
?幸福是什么?→快樂與有意義的結合
真正快樂的人,能夠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即使有時經歷痛苦,在總體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 ? ? ? “感悟幸福型”的人,享受當下利益帶來的快樂,也對未來的利益,目標的意義帶來的幸福感到快樂。快樂是幸福生活的先決條件。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漲的情緒,也并不是完全沒有負面情緒。一個追求幸福的人,在情緒起伏跌宕中,整體上保持經常被積極的情緒推動,很少被憤怒或內疚等負面情緒所控制。快樂是常態,痛苦是小插曲。
?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明白,無論遇到怎樣的悲傷,考驗或者波折,我們都應該為活著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樂并感恩。
快樂←情感
情感在我們追求幸福中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情感引發行動,它賦予我們行動的動機。情感,行為,動機密切關聯。情感是動機的來源。
反思:想象一下那些帶給你快樂的事情,從小事情開始。
①從小我每次幫爸媽和婆婆做一件事都覺得很高興,比如很熱的天氣去摘桑葉,去摘秋海椒,收麥子,稻谷…看到收獲的季節,沉甸甸的谷穗麥穗,一個個又白又大蠶繭,看到父母因為我的付出減輕了些勞苦,給年邁的婆婆洗腳剪灰指甲,打扇,捶腳…因為我的付出婆婆感受到我的孝心而幸福,我都由衷快樂著。
②夏天轟隆隆的雷聲后,一場大雨,我跑在雨里感受到夏日炎熱后的一場大雨帶來的一點涼爽,居然喜歡去淋雨讓自己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賜。好快樂!
③下雨天,我最高興的事,下雨天爸媽可以不用出去勞作,爸爸給我們做涼面,也可以給我們換水面,最喜歡吃爸爸下的寬湯水面,只記得喜歡,可已經忘記了那該是怎樣的美味了。
④童年記憶中的“彩色”電視機,爸爸在房頂上搬動他自制的天線,問我們電視清晰沒有,那電視畫面清楚時的興奮。
⑤夏天每晚院子里小伙伴為了聽鄰居曾叔叔每晚講故事,為了那個“欲知后事如何,且聽明晚分解”,天天快樂地去幫他們做家務,只為了早點聽到故事的興奮。
⑥外公的八個外孫為了打爆米花走好幾根田埂,好遠的路,可是那一路的歡樂,至今難以忘記,一路走來一路歌。
⑦因為貪玩,在坡上搭灶臺辦鍋鍋肴,把家里的面條,香腸偷偷拿出去煮著吃,怕可快樂著!……
為啥童年的記憶那么多感到愉快幸福的事,長大了,卻多了那么多的煩惱?就連現在感覺那得來不易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都沒有讓我感到特別的快樂!后來的后來的快樂,需要我慢慢去梳理體會,因為高速讓我們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讓我們沒有時間去好好關心自己的內心。
意義
①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幸福絕不僅僅是愉悅的情緒體驗。
②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讓我們從內心感到有意義的目標。我們經常談到目標,卻忽視了目標感,其實目標感比設定目標更重要。
③愛非堅持。我們可以設定不同的目標,比如取得好成績,買大房子,但一切實現后,我們仍然可能感到空虛,要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必須是自發的,它是為了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者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設定的。當我們有這種目標感事,那種感覺,就像是聽到了真我的呼喚,它也被稱為使命感,就像蕭伯納所說,“這才是生命的喜悅,那種為了源自真我的目標而奮斗的感覺”。→選擇目標是必須確保它符合我們自身的價值觀以及愛好,而不是為了迎合外界的期望。一個出于正確動機的人,絕對比一個心不在焉之人的人生要高尚和有意義得多。
你內心的呼喚是什么?
我一度的呼喊:怎樣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怎么才能讓我在乎的人幸福?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
理想主義根本就是現實主義,因為理想主義的想法完全符合人性的自然。理想主義的真諦在于用一個更高的目標去指引生命。
想想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有哪些事可以并且已經為你帶來了使命感,你覺得生活中哪些行為和活動是有意義的??
①工作上: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我的使命。
②家庭:引導兒子成長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也是我最大的使命。
③人際關系:以自己微博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來這個世上的另一個存在的意義。
法國哲學家蒙田說“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
潛力與幸福
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真正令人滿意的幸福,總是伴隨著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來改變世界”。這并不意味著最有影響力的人,必須成為總統或者首相才能幸福,或者具備商業天賦的人必須成為遺忘湖才能快樂,成為總統或者億萬富翁,只是潛力的一種表面證明,這里所說的是潛力的內在標準。一個有潛力做總統的人大可以開開心心的做一個古代梵語研究者,那個有億萬富翁潛力的人,也可以高興的去當記者,只要他們從內心感受到工作的挑戰性,感受到自己的潛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就好。
反思:哪些事情可以挑戰并充分發揮你的潛力?
成功與幸福
①幸福的人不會接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觀點!因為他不但享受著他所做的一切,同時也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這樣的人往往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②人類意志力的原動力來自于意義,而不是快樂。弗蘭克爾說,“人類最大的動力來自于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③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對不安情緒或者生活困難的免疫。一些簡易的自助的方法經常會忽略長期的快樂,以及我們對意義的追求。藥物治療和勵志小冊子,這在根本上避開了這些問題。③幸福的人一樣要去面對困難,克服生活里的種種障礙,就像弗蘭克爾說“人類需要的不是一個沒有挑戰的世界,而是一個值得奮斗的目標,我們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煩,而是能夠發揮出我們真正的潛力。”
④經歷困難,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快樂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義和快樂的重要來源!
真正的幸福。
①增強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吸取經驗,同時關注內在的感受。大多數人都忘了問問自己的內心,只因為我們太忙了。就像梭羅所說”生命并不長,別再趕時間了”。
②亞伯拉罕,馬斯諾堅信。一個人如果不能時刻傾聽自己的心聲,就無法明智的選擇人生的道路。現在我們花些時間問自己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做出人生選擇的問題:
一、我做的事情對我有意義嗎?
二、他們能夠帶給我樂趣嗎?
三、我的內心是否鼓勵我進行不同的嘗試呢?
四、我的內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生活了?
必須留心去聽,傾聽我們內心和頭腦中的不同聲音,即情感和理智。
方法:每天花一點時間記錄下當天的生活,通過記錄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超越那些基本原則,發現自己獨特的需要。最好能和一個熟悉的關心自己的人一起完成,讓他來幫助你更坦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經常重復做這個練習。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活動規律化,習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