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我曾經看過一部港劇,名字就忘記了,其中有個片段我的記憶很深刻,大概是說某位成功商界人仕每天睡眠都很少,有時甚至幾天都不睡。當時天真的我就覺得要想成為偉人的秘訣就應該是比別人睡得少,那自然可操控的時間就比別人多了。每天晚上我都撐到實在困得受不了才愿意睡,白天的精神就越來越差,后來當然沒再堅持做這么傻的事了。
那睡眠為什么重要呢?
朱利奧·托諾尼(Giulio Tononi)和他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團隊在2016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睡眠的目的是為了我們的大腦可以在沉睡時修剪不必要的神經連接(突觸),為第二天新的記憶提供空間。他們稱之為“管家理論” (housekeeping theory)——睡眠就像大腦的管家。
以下我就以比喻與畫圖的方式來解釋一下睡眠的原理。
大腦農場1.jpg
首先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農場,而里面的神經突觸就相當于農場里的雞。
大腦農場2.jpg
當然這些雞(突觸)當中,有一些是活躍的,我們經常使用的,我們就稱它們為“活雞”吧;也有一些是很少用,甚至是像垃圾一樣的,我們就叫那些很沒用的雞叫“呆雞”吧。
大腦農場3.jpg
這個農場中有一位管家叫“星形膠質細胞”。當人正常睡眠的時候這位管家就會去捉走一些“呆雞”出來,好騰出農場的空間讓活雞生出更多的活雞來,這個農場才能活躍起來。
大腦農場4.jpg
那么被管家捉出來的“呆雞”就會被拋給農場邊上的黃鼠狼飽餐一頓,這只黃鼠狼就叫“小膠質細胞”。
實驗證明,當人缺少睡眠的時候,農場的管家就會很勤奮地捉更多的雞出來喂給黃鼠狼。
大腦農場5.jpg
結果呢,黃鼠狼的胃口被慣得越來越大,吃完了管家給它的“呆雞”,它還是餓,甚至會爬進農場去吃掉一些“活雞”。這樣大腦的一些有用的神經突觸就被除掉了,大腦變得脆弱人也更容易變癡呆。
大腦農場6.jpg
研究表明經常缺少睡眠的人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即是老人癡呆癥。
以后大家就不要再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