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太相熟的同事工作上幫忙,有點不太好意思,就隨口說了句:“差不多就行啦”。結(jié)果被同事一頓念:“哪能差不多就行呢?我們的產(chǎn)品是要交給客戶的,這樣沒弄好交給客戶不僅態(tài)度不對,也很沒有專業(yè)精神……”一頓碎念,倒不是被教訓,實在被上了一堂入職培訓課!好歹我也是入職十來年的人,被這樣說,面子、里子實在是掛不住,不過人家?guī)兔Υ_實也是干得漂亮!我只能默默對墻反思去了……
差不多就行,經(jīng)常是我們對很多人事的看法和做法
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如果事事追求時的結(jié)果,最后常常累得筋疲力盡,仍不得滿意結(jié)果。因為這樣,你我便以此為借口,做也便做得七八分,甚至六七分,結(jié)果也能彼此接受。有人說,這是一個追求性價比的時代,不是追求最貴最好的時代。我們買東西,不買最貴,只買最對。很多人也不買最好,除了錢的原因,還要對得起實際的價值。比如付出百分之八十,能達到八九成的要求,如果要達到就能以上,可能就得付出九成九,甚至費的時間和精力及種種要超過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付出,也只能增加幾個小數(shù)點而已,這樣的付出值得嗎?值得與不值得,其實就是你想要的結(jié)果是什么?我以為價值至上,是商品,價值以上,是藝術(shù)品或者奢侈品。
要做就盡量做好
這句話已經(jīng)成了我們很多人奉之為的準則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就像汪國真的詩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甚至有的人更絕: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
我對此,并不茍同。
誠然,很多事,我們往往敗在了堅持二字上,敗在沒有盡力做好的盡力二字上。但我們的選擇往往復雜的多。我們在這條做的事的路上初始是在選擇,走到一段路,又面臨各種場景需要去抉擇,又總是各種患得患失。不是我們不夠強大,是未來太未知,哪一次的選擇不是一場豪賭?不是每個人都有接受任何結(jié)果的資本。
記得有句話說,人生就是走鋼索,左邊是快樂,右邊是不快樂。左看看右看看,也就忘記了腳下的萬丈深淵。 ???瞧,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墒巧髦稚鳎_下也是萬丈深淵等著呢。
那要怎么做呢?
什么都拿值得不值得去衡量,是商品。人的追求是需求,想要什么結(jié)果,就去做。就像最初去判斷一件事情對或錯,也許我們太早下判斷,時間久了再回頭看,也許那件事也會不一樣。沒有所謂的對和錯,只是想法和結(jié)局不一樣而已。
人生難免有時有點荒謬,不過千萬別把這些荒謬看成結(jié)論,其實說不定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就像,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科學里只有一個勾股定理。
我說的是態(tài)度,你給我看的卻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