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最具商業價值的稀缺資源,那會是什么?
很可能有人會說是時間,但時間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無論選擇奮斗或者荒廢都是如此,時間是一個固定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雖然很寶貴,但單從稀缺性這個角度看,意義還不夠。
真正具有稀缺性的資源,是注意力。未來的商業競爭,也會在這個維度上展開。我們不妨看一下,電商相比傳統商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其實就是在注意力的獲取上,通過頁面的精心設計、大數據的精準預測、對用戶心理的深度把握,可以讓購買欲望始終保持在一個高點,更讓購買欲望轉化成購買行為之間的流程足夠簡潔,我們在刷淘寶或者逛亞馬遜時,投入的并不是時間,而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這種注意力的集中非常容易,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體會,睡覺前總會不自覺的去刷下淘寶,權當一種睡前的休息方式,能做到這個地步,想不成功都難。
游戲產業一直都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金庫,早期的盛大、網易,到現在的騰訊,游戲收入幾乎成為他們的主流收入,利潤率高的嚇人,如果要評選一個注意力利用冠軍,那絕對非游戲產業莫屬,眾多天才的工程師、產品經理煞費苦心、嘔心瀝血,就是為了設計出最能調動玩家注意力的交互方式,在前幾年,我們不斷聽到有許多網癮少年,為了玩游戲可以不吃不喝不上學,早已超越廢寢忘食的境界,似乎游戲里的那個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這種對于注意力的深入挖掘,以至于將用戶牢牢綁定在自己的產品上,造成了持續多年的游戲熱。
再來看綜藝節目,不論中外,所有的綜藝節目都是為了將用戶的注意力打包賣給廣告商,并從中賺取利潤。這種模式并不新鮮,但實現這種模式的手段可謂花樣百出,這其中有許多堪稱偉大的創新。所以我一直對身邊正在創業的朋友們說,一定要多看綜藝節目,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為了學習它們獲取用戶注意力的方式。綜藝節目樂于嘗試多種主題(音樂、戶外、喜劇等),同時在同一主題下,也會通過不同的定位來打造不同的節目,比如同是音樂主題,就有幾十個綜藝節目。這和創業公司面對的情形何其相似,想要依靠獨自創立一個商業模式來占有空白市場,繼而成長為獨角獸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當競爭日趨白熱化、產品漸趨同質化時,最后比拼的,其實就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獲取。
我曾看到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uber對于司機的激勵措施,uber最希望的局面是,用戶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方便的叫到車,但很多司機卻并不這么想,有的司機覺得一天下來,已經跑了好幾個小時,比較辛苦,于是就收攤回家休息,由于uber和司機之間并沒有雇傭關系,所以經常有用戶抱怨想打車的時候半天都沒有司機接單。uber給出的解決辦法并不是通過給司機更多的報酬,而是用了一個極為巧妙的小設計,如果一個司機今天已經賺到了35美元,在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前,uber會彈出一個對話框:你距離40美元還差多少單,在這種時候,很多司機就會選擇繼續工作,這種基于心理學的行為設計,本質上就是為了獲取更多更持久的注意力。而且這種設計本身非常巧妙,司機甚至都感覺不到自己是被uber誘導了。
前幾篇文章我們說過,為什么現在很多音頻內容那么火爆,并且主流的內容平臺上都有音頻版本,根源就在,利用音頻傳播內容是最便捷的占有注意力的方式,用戶接受起來沒有負擔,沒有門檻,反而很舒適,其實沒有一個內容平臺的初衷是幫你節省時間的,他們只是希望你把花在其他地方的注意力節省下來,用在他們身上。
如果能持續占據用戶的注意力,那可以說就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了。過去一年,我們看到淘寶在介入內容、京東在介入內容、微信公眾號更是從很早就開始介入內容,為什么這些在商業上已經非常成功的巨頭還要花費精力去死磕內容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內容能夠持續的占據用戶的注意力,從而能和用戶之間形成一種長期、高頻、緊密的關系。
如同我們看了一部好電影,聽了一首好歌曲,許多年后我們依然還會記得,這就是內容的力量。在未來,廣告和內容之間的界限,將變的非常模糊,換句話說,我們再難看到像腦白金那樣純粹為了廣告而做的廣告,未來的廣告,一定是具有故事性、話題性、互動性的內容產品,這一點毫無疑問。
在過去,想要做好營銷,基本上就是靠持續不斷地宣傳,讓用戶對其形成一種深刻的印象,但在未來,營銷就不是這么簡單了,如果說創新是創造價值,那營銷的本質就是在告知價值,怎么樣才能將價值用最有力的的方式去呈現給目標用戶呢?答案就是靠內容去獲取注意力,在今天,好的營銷不僅不是騷擾,反而是用戶喜聞樂見的一種有趣的互動方式。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有這樣的經歷,有的時候雖然坐在桌子前幾個小時,但就是寫不出來一個字,有的時候就算只寫了十幾分鐘,也會有很精彩的創作,原因就在于注意力投入的不同,我們在中學時都學過這個公式:距離=時間*速度,套用這個公式,你想走的多遠,往往取決于你能走的多快,在這里,速度就是注意力,只有投入了足夠的注意力,才能產生足夠的勢能,去到更廣闊的天地。
很多人都在說,iPhone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其流暢的用戶體驗,但是最本質的原因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對用戶注意力的持續占據,每次使用iPhone,我們都不必去費心思設置各種繁瑣的細節,只要用就好了,簡單的觸摸、點擊、簡單的home鍵返回、簡單的一鍵拍照,一切都是如此簡單,沒有多余的設計去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這才是iPhone的殺手锏。
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那么在設計產品或者商業模式時,一定要從用戶的注意力上去考慮問題,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能夠持續地占據用戶注意力,這也許就是創業的“第一性原理”吧,其他所有的細節設計、產品定位,都要立足于這個基礎之上,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好好的活下去。
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95天。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如果感覺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幫忙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