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合群,該有多平凡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想要努力的去合群。
著名心理學家克斯塔夫—勒龐說“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感,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這樣的想法,好像讀書上學就開始了。我們努力和身邊的同學做同樣的事,擁有同樣的愛好。別人干嘛自己也跟著干嘛,努力的去迎合他人。只為了讓自己不是被孤立的那個,也不想讓大家覺得自己是個孤僻的人。
殊不知,就是因為這樣的合群,我們缺少了獨立思考。沒有去提升自己,最后活成了普通人。
? H姑娘上大學,寢室四人。獨獨她一個人不合群。不和她們一起吃飯,看劇,打游戲。
她每天五點起床打著手電筒就開始默背英語單詞,考英語六級。中午也不午休,她會去圖書管看書學習,然后考了教師資格證。
最后大學畢業,她把大學所學的東西,還有多出的時間看書專研自己喜歡的專業。后來還考了研究生,進入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大學還有喜歡的專業。
而其他三個人,面臨畢業,除了迷茫,剩下的都是焦慮不安,還有后悔與遺憾。
H姑娘很早明確了自己的目標,然后一直為此努力學習。她把別人玩游戲,看劇,睡懶覺的時間。去努力,她成功了。
試想一下,如果她同三個一起,她沒有獨立思考自己的目標,過的隨遇而安的日子,抱著覺得大家都一樣的心態,她便不會有這樣的成績。
還有帶貨一姐薇婭,她在視頻中說道:不喜歡社交,卻從不拒絕。后來,她戒掉無效社交,嘗試抓住新時機。拿著跟別人比較的時間,來跟自己較勁,然后不動聲色的變好。
我們以為不合群的人,她們是在偷偷的變好,然后一鳴驚人。
我們看到的只是別人的光鮮亮麗,看不到的是別人背后的努力。
別人努力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我們卻沉迷在電視,小說,游戲里無法自拔。
我有一個表弟,從小性格沉默寡言,不喜歡與人交流,班上活動從不參加。久而久之,同學們都覺得他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不愛與他交流說話。但是他勤奮好學,當同學們,都三五成群的去打籃球,玩耍的時候,他一個人坐在教室,刷題學習。
從我們一個小小的縣城,考進了市里最好的高中。成為了父母的驕傲,還有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正真優秀的人,從來不會在乎被人孤立,并且會把被孤立的時間來成就自己。
經研究發現,五十個人里就有三四個是孤立的。所以,剩于的四十幾個人,在合群的圈子里。她們沒有焦慮,沒有不安。因為被身邊的景物所影響,過著隨遇而安的日子。
魯迅說: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我們若想變優秀,那就先適當遠離合群。把一起聚會,逛街,游玩,打游戲,看小說的這些時間都用到學習上,也一定會變成那個少有的優秀人。
深度 閉幕 有知有趣?
女人要守住的五大底線
自己很焦慮
五個月的堅持,讓他年入百萬
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