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淅淅瀝瀝地下了十來天,翻看日歷,霜降已過,西方萬圣節后的第七日就要立冬了。時間就這樣不可抗拒地到來,畢業實習更是不受控制地迫近,大概這樣的季節和離別更加般配一些。
恍惚間來這湘西小山城已三年。小小山城被大山環抱,遠離沿海,亞熱帶季風氣候并不是那么顯著,但四季倒也分明,只是比別的地方來得晚些。
但讓人奇怪的是,這里的秋天很短,昨天穿夏裝,也許明天就要穿羽絨服。秋天似乎只是夏天與冬季之間一個瞬間的過渡,夏天就被冬天所替換,讓人猝不及防。因而新買的秋裝總是穿不了幾次就派不上用場,只能收在柜中,后悔白白浪費了一筆錢。
山城雖小,卻住著可愛的人和美麗的景,特別讓我不能忘懷的便是山城里校園的樹。
學校坐落在經過開發的山上,這里更多的是常綠樹木,樹的葉子終年常綠,即使四季輪回,它們也沒有變化。而不是像楓樹那樣在秋天便枯黃飄落,給人凋零凄涼之感。所以哪怕在寒冷的冬天,都可以看到翠綠茂盛的樹木,少幾分蕭瑟。
因此,記得前年冬天回到家鄉那邊的城市,看到楓樹和梧桐那粗壯的軀干變得又干又黃,身上的樹葉早已枯萎,在天空的寒風中瑟瑟飄零又散落在地時,心中莫名感到一股慘淡和悲涼,身體也不免覺得多了幾分寒意,只能將身上的棉衣再次裹緊,用圍巾包住臉頰,繼續前行。
那時倏地想念起小山城大學里的常綠樹,它們高高瘦瘦的,樹干是深青色或者棕色,而不是又枯又黑,樹枝輕松伶俐地舒展開來,樹葉青翠欲滴,像花季的少年或者姑娘一樣,在嚴寒的冬天顯得格外有生命、有活力。
除了這生機勃勃的綠色,學校圖書館后面那鮮艷奪目的黃色銀杏樹也讓人格外歡喜。
深秋至冬,綠色慢慢褪去,逐漸變黃。銀杏樹葉不是那種普通的黃色或者土黃色,而是亮黃,非常的醒目,鮮艷欲滴。陽光不強烈的秋冬季節本是暗淡無光,像個灰頭土臉的臟孩子。而鮮黃的銀杏樹卻是那樣的光亮閃耀,讓世界瞬間變得絢麗十足,而暖色調的黃色不知不覺讓人的心情也變得溫暖起來。
因此,這美麗暖和的黃色成了過往師生拍照不可或缺的絕佳背景。冬天的人們大多穿深色的外套,或黑色或灰色或青色,為了保暖,厚厚的棉衣或者羽絨服讓人看起來沉重、沒有活力。但只要站在這炫麗的銀杏樹下,滿地的銀杏樹葉映照著拍照人的臉,人的面色立刻變得活潑可愛起來,深色與亮黃色搭配起來,又非常協調漂亮,隨便一個動作就能拍出活力又溫情的冬景照,讓人心里開心得不得了,連過往的其他人看到也不免駐足欣賞。
離開小山城,離開校園,好擔心不能再看到這樣燦黃的銀杏樹,好擔心不能居住在被常綠樹環繞的地方,但是更害怕真的看到這樣燦黃的銀杏樹,害怕居住在有常綠樹的地方,因為我怕我止不住想念小山城,想念我的校園而再也回不到那里去。
這年,小山城的常綠樹最后一次為我這樣翠綠;
這年,小山城的銀杏樹最后一次為我這樣炫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