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叔的第四堂分享課,主題是表達。而這恰恰是我的短板,知道很多道理,但卻表達不出來,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悲催的呢?
一、你必須要懂
看過很多書,聽過許多大道理,可是卻不能夠表達出來。這就說明,其實我根本就不懂。每次看完聽過后,就以為自己掌握了。從來都沒有好好的去內化吸收,反饋出來。導致要跟人家分享的時候,支支吾吾,半天都表達不出個意思來;在寫文章的時候,抓耳撓腮,東拼西湊,忽悠自己,也忽悠了別人。
所以呢,把所學所看的東西先自己搞懂了再來表達出來,這是我接下去迫切需要做到的
二、對人性,人生要有足夠的思考。
貓叔說,如果能夠把握人性,如果對人生的思考還比較多,那就更容易寫出那么多打動人心的文字,與人溝通的時候其實也會更加順利。平時讀書學習,思考得就不夠深刻了,更遑論對人性與人生的思考呢?所以呢,接下去我要做的就是像貓叔說的,堅持讀史記與人物傳記,好好讀讀戴爾卡耐基和斯蒂芬科維的書。
三、寫文章要追求轉化
寫文章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受眾群體,要有針對性。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要懂得取舍,要堅持自己所喜歡的風格。
四、堅持做一個練習,在一分鐘之內講完一個故事。
一本書或是一個故事,如果我們能在一分鐘之內講得清楚,大家都聽得明白,那么就說明我們真的把這里面的知識都掌握了。關于這點,貓叔的建議是:堅持每天去聽邏輯思維里面的羅胖的60秒語音,看人家是如何用60秒講出吸引那么多人的內容的,堅持聽,每次可以多聽幾遍好。
五、重寫一本書
我覺得這就是刻意練習,找一本足夠吸引我們的書本題目,先自己寫一遍,然后看看書里的內容,挑出里面覺得自己有感覺的點,加以研究,再自己寫一遍。如此反復,刻意訓練,這對我們寫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
以上幾點,聽話照做,相信我的表達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