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中不足,敗筆
? ? 鵝,鵝,鵝,
? ? 曲項向天歌。
? ? 白毛浮綠水,
? ? 紅掌撥清波。
? ? ——詠鵝
? ? 作者駱賓王(約公元640年——不詳),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仨人兒,被尊稱為“初唐四杰”。
? ? 經過1000多年歲月洗禮,《詠鵝》至今仍然極具魔力,被當作幼兒啟蒙教材。
? ? 不過,很遺憾,經典《詠鵝》,存在巨大敗筆,容易誤人子弟。
? ? 更遺憾的是,敗筆顯而易見,乃是常識性錯誤,讀者稍微具備一點點唐詩基礎,一眼就看得出來。可惜,時至今日,據我怪胎所知,還沒人提醒過廣大讀者。
? ? 問題來了:《詠鵝》敗筆何在?
? ? 二)敗筆在這里
? ? “鵝,鵝,鵝。”
? ? 第一句,三個字。看見沒有?這就是敗筆所在!
? ? 《詠鵝》是首五言古詩。
? ? 在四言詩面前,比較而言,五言詩的每一個分行句子,可以容納更多詞匯,在音節上可以猛然增加十倍以上變數,更富于表現歌者的音韻之美。
? ? 因此,五言詩很快就取代了四言詩在江湖上的正統地位,成為了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 ? 隋朝以前的五言詩,通稱為“五言古詩”。
? ? 五言古詩誕生于東漢時期,不限制長短,不講究平仄,甚至不講究格律,唯一的要求,就是——每行五個字的句式,固定不變。
? ? 唐朝建立之后,也就是到了駱賓王時期,產生了近體五言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
? ? 不過,無論五言律詩、五言絕句,還是其他普通五言詩,最基本的要求,仍然跟五言古詩一樣,就是——每行五個字。
? ?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評論《詠鵝》。
? ? 第一句,“鵝,鵝,鵝。”
? ? 只有三個字,少了兩個字。這不符合五言詩的文字游戲規則。
? ? 應該補填兩個字,修改成“鵝,鵝,鵝,鵝,鵝。”
? ? “鵝,鵝,鵝。”
? ? 這,哪是五言詩的句式?是三言詩的句式。
? ? 問題來了:據我怪胎所知,敗筆這樣明顯,一千多年以來,普通人沒發現也就罷了,千千萬萬的唐詩評論家,怎么也沒人指出來呢?
? ? 熟視無睹?抑或被駱賓王的鼎鼎大名所震懾,連大氣都不敢出,不敢妄議經典?
? ? 三)瑕不掩瑜
? ? 據別人考證,《詠鵝》是大詩人駱賓王的處女作和成名作。
? ? 據別人傳說,這首《詠鵝》五言詩,還曾使得駱賓王獲得了神童的美譽。時年,駱賓王只有七歲。
? ? 七歲,乖乖!駱賓王真乖,真帥,真酷。
? ? 想當年,我七歲的時候,好像還尿床哪,好像成天穿著條開襠褲,流著清鼻涕,沒羞沒臊,跟小女孩們,撒尿和泥,玩呢。
? ? 而七歲的駱賓王,居然能夠作出流傳一千多年的名作,了不起!
? ? 佩服。駱賓王牛逼,大大滴牛逼。
? ? 經典畢竟是經典,很有值得珍藏的地方。
? ? 瑕不掩瑜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噻。
? ? 不懂五言詩的規矩很正常嘛。駱賓王長大成人之后,可了不得,居然成了初唐四杰之一,大詩人。
? ? 問題來了:《詠鵝》到底有什么魔力,居然可以流傳千古,生命力如此不朽?
? ? 四)賞析一下就知道了
? ? 第一句,“鵝,鵝,鵝。”
? ? 五言詩,不就少了倆字兒嗎,就當三言詩讀嘛。五言詩,每行必須五個字——這條規矩,是大人定出來的,大人們遵守好了,小孩子可以不遵守,偶而可以不完全遵守。
? ? 少兩個字,惜字如金嘛,對不對。
? ? 假如誰吃飽了撐的,提肛收腹,手爪子發癢,把第一句“鵝,鵝,鵝”,改成了“鵝,鵝,鵝,鵝,鵝”,五個字,又不是團隊大合唱啊,不顯得多了嗎。
? ? 來,咳嗽一聲先。念一遍。“鵝,鵝,鵝,鵝,鵝。”
? ? 五個鵝字,太冗長,跟長篇小說似的,跟過去老太太裹腳布似的。老和尚念經哪,念半天!吃飽了撐的。
? ? 對呀,還顯得啰嗦,非常啰嗦,非常非常非常的啰嗦,啰哩啰嗦。
? ? “鵝,鵝,鵝”,少兩個字,好像更簡潔,短小精悍。
? ? 詩人少給你兩個字,又沒少給你兩毛錢,何必斤斤計較呢。
? ? 現在都獨生子女。駱賓王只用一個“鵝”字,更妙。它家主人就搞計劃生育了,沒多的鵝。你別嫌少,行不行。
? ? 駱賓王寫的是獨生鵝。獨生鵝,不會絕種的。
? ? 不行嗎,這樣?
※※※
? ? 鵝,
? ? 曲項向天歌。
? ? 白毛浮綠水,
? ? 紅掌撥清波。
※※※
? ? 第二句,“曲項向天歌”。
? ? “曲”,彎曲。項,頸子、脖子。“歌”,歌唱。鵝彎曲著脖子向著蒼天歌唱。好一個特寫的側影鏡頭哇。歌唱,擬人化的寫法。把鵝這畜生嘎嘎嘎的叫聲,描寫成類似于人類的歌聲,小孩子的童真令人不能不怦然心動。
? ? 好,這個修辭手法用得好。
? ? 第三句,“白毛浮綠水”、第四句“紅掌撥清波。”
? ? 描述精準,無可挑剔。
? ? “白毛”的“白”字,與“綠水”的“綠”字,“紅掌”的“紅”字,與“青波”的“青”字,表示的四種顏色,彼此映襯,相映成趣,簡直色彩斑斕,賞心悅目。
? ? 而緊接著“白毛”而作的一個“浮”字,和緊接著“紅掌”而作的一個“撥”字,又動靜相宜,如觀其行如聞其聲,令人處之泰然心曠神怡。
? ? 妙,美妙,妙極。
? ? 五)難怪是經典
? ? 難怪,這首《詠鵝》能夠成為一千多年以來,流竄極廣的兒童詩,經典,令小人們及其大人們百讀不厭,百背不厭,百誦不厭,百聽不厭。
? ? 由此可見,唐朝年僅七歲的駱賓王先生,觀察力是不可小覷的,因為細致入微,而描述毫不拖泥帶水,簡潔明了。
? ? 小孩子也有大手筆。天才,厲害!
? ? 經典,菊花朝天。
? ? 【偽知識,比偽君子可恨:玷污靈魂,謀財還害命。駕馭真知、良知的力量,刨開假相,探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