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以來,我時常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總覺得不論是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還是總結概括能力都大不如前。看一本書或者看一篇文章,要想在腦袋里留下點什么比登天還難。年齡增長是一方面原因,更主要的,我看還是因為現代人多沉迷于手機、電腦等能夠給大腦快速帶來刺激的娛樂設備,而難以靜下心來,去閱讀和思考,也就是說動腦子的成本越來越高了。為了避免年紀輕輕就老年癡呆,我決定要用寫作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本文就算是本人立的小小flag的第一篇,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利用20分鐘,以自由主題或者定題的方式,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開啟本人的寫作challenge!
對于我剛提到的問題,今天看了一篇李笑來老師的文章,大家都應該知道他很有名的一本書,和時間做朋友(雖然我還沒看過)。文章當中提到,閱讀不仔細,理解不深入,思考問題不全面不嚴謹不透徹,當然也就會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非常膚淺,泛泛而談。所以閱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所讀的內容,不然為讀而讀,自己其實的收獲也不大。文中有幾個方法,第一理解能力也要靠知識和經驗積累,讀的多了,自然而然理解力也就上去了。第二,寫作。像作家一樣去閱讀。對于自己認為好的文章,要逐字閱讀。而寫作就是培養這種能力的一個好方法。第三,融會貫通。也就是說,學了就要用。讀到一個好的理論,就想能把這個理論用在哪里,不斷思考去代入。日復一日,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然后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畢竟,掌握語言才能掌握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