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快樂大本營》,發現謝娜和快樂家族其他成員的氣氛非常微妙。
尤其是在最新的這一期節目里,無論是何炅、維嘉,抑或是吳昕海濤,在節目互動的時候都很少cue謝娜。
節目中有一個“夸夸”環節,鏡頭都很少掃到她,直到快結束了,何炅才說:“最后交給娜娜夸一個好不好?”
當時謝娜的表情就很謹小慎微,最近幾期節目里,發現她收斂了很多。
大概是真的沒人罩著她了,開始意識到危機了。
在近段時間里,何炅甚至不叫她“娜娜”,而是叫她“謝娜”。我們甚至能從兩個人的站位,丈量出距離。
謝娜仿佛越來越邊緣化,何炅好像也不打算繼續當她的驅魔人了。
很有意思的是,《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排名,謝娜被列在了最后:
謝娜多年來的不專業,處處捅婁子,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終于被孽力回饋了。
她常年買通稿吹自己和何炅的完美友情,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把人架到高位的道德綁架。
她和何炅當然不像她說的那樣是君子之交,何炅更多的是在這種道德脅迫下,半情愿半不情愿的順勢之舉。
在她的路人緣越來越差的這段時間里,連何炅也被她消耗的有心無力,越來越疏遠了。
謝娜最大的黑點,就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共情心理。
在節目里,無論嘉賓講一件什么事,她都只會莫名其妙的哈哈哈哈哈哈。
小岳岳聊到為女兒請家教的事情,說希望女兒能快快樂樂,不想給孩子那么大的壓力。
說到動情的地方,他眼眶泛紅,聲音哽咽,非常柔情。
謝娜在這個時候又開始哈哈哈哈,嘲笑小岳岳竟然哭了。
直接笑出眼淚:
整個現場都是她魔性空洞的笑聲,當事人小岳岳并沒有笑出來。
一個真正優秀的主持人,應該是擅長引導、挖掘嘉賓的特性,讓節目產生看點的同時,更要恰當的讓自己隱形,不要喧賓奪主的搶鏡。
而她多以自我為中心,完全是一副黃曉明式的“聽我的,我說的才是對的哈哈哈”。鏡頭永遠在自己身上。
不傾聽,不理解,永遠急著傾訴,也不管他人聽了她的話是什么感受。這種人,不管是在哪里,都很容易招人討厭。
我有個同事小李也是這類人。
同事小安某天穿了一條露出手臂的裙子,小李見到她的第一秒就上去用力開嘲:
“你把這個裙子穿得也太丑了吧?怎么看著像地瓜精?而且好顯黑啊?!?/strong>
說完自己哈哈大笑,小安氣得跳腳。
還有一次,她中午嫌外面熱不想下樓吃飯,就讓另一個同事幫她帶飯。
同事大熱天幫她帶了飯上來,她不主動給人家買飯的錢也就算了,同事硬著頭皮問她要,她直接翻臉來了句:
“一份盒飯錢你也問我要???大老爺們丟不丟人?。俊?/strong>
然后她還把這件事到處告訴其他人,完全覺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誰都得捧著她繞著她轉。
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大的特質就是不懂感恩,不懂共情。
他們總希望得到贊賞和被理解,但永遠不肯換位思考去體量他人,這樣的人,遲早會吃虧,被厭棄。
何炅為什么會被那么多人喜歡呢?原因就是他和謝娜是完全相反的人。
他周全、溫柔,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擁有推己及人的善良。
那些會為他人貢獻、會考慮、體量、包容他人的人,一定會得到愛戴和擁護。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他者貢獻。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里,作者闡釋:
一個人想要獲得幸福,就要實現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意思是除了自我接納這一塊,想要得到幸福,你還要給他人帶來價值,不能自私。
何炅是真的做到了,他不傷害別人,更多的是成就別人,替別人說話。在和他一起共事的人當中,幾乎沒人說他的壞話。
即便是你出了錯,但也沒關系,他會替你兜底。
老友黃磊對他的評價,真的非常高:
多個場合夸他:
他不會像謝娜那樣,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反而是盡可能的照顧每一個人。
謝娜和何炅搭檔了這么多年,卻沒有學會何炅的待人處世之道,這才是最讓人覺得遺憾可惜的地方。
謝娜的討厭是過分關注自己,所以不能理解別人。
自己一點虧也不能吃,所以路人緣出奇的差。
羅素曾說,一個人要想得到幸福,第一步就是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體量他人,有容人之量,才是大智慧啊。
謝娜想要轉變,就要舍棄過度關注自我的毛病。如果一意孤行,失去何炅的庇護之后,她還能在娛樂圈走多遠呢?
希望她能明白,瘋瘋癲癲、主持功力差要虛心接受,過度關注自我、沒有同理心也要改變。
這樣,才能自己真正獨立長大,走得更遠。
在何炅身上,其實我也學到了,禮貌和教養不只是干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
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