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元寶貝》,本片榮獲第7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4項大獎。其實觀影千部,都是人生千面,當然寫出來的都是經過刪選的。
年邁的法蘭基是一個有名的拳擊教練,他的徒弟在拳擊場上戰績輝煌。但因為太過于投身與拳擊事業,與女兒的關系長期冰封。
麥琪,生于一個爛泥一樣的家庭,30多歲還在當女招待,只能把客人吃剩下的牛排帶回家當晚餐。上帝賜給她唯一的禮物就是:她愛上了拳擊,并且有天賦,還遇到了愿意教她的人。
但她又得到了什么?最后全身癱瘓躺在床上,咬舌自盡而不得,法蘭基還是深夜潛進醫院,拔掉了她的管子,說著“my darling,my blood” 他哭了,她笑了,解除了她的痛苦,再也不需要忍受世界的悲劇。
為什么有人會愛拳擊這個運動?看著很痛,傷痛就不必說了,有時候更嚴重:弗里曼丟掉了一只眼睛,還有那些脾臟破裂、毀容……究竟樂趣何在?
“就跟所有的運動一樣有其樂趣。當他們擊中別人時更是無限的樂趣。”這是否是一項關于尊嚴的運動:要想保持自己的尊嚴,就必須站起來迎戰啊。
如果仔細想,或許拳擊是把人生問題表面化的一次嘗試:承受住傷害、躲避攻擊,找機會反擊、在每次出拳中獲得意義。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誰知道那些光鮮的外表背后,有著怎樣的傷痛,但是今天的核心很想說,在某些時候的節點上,“贏一次”,那種滋味可以幫助一生!
我指的“贏”,很簡單,可能就是通過某個技能,我贏了,就這么簡單,可是千萬不能小看這么簡單的東西。
如果這世界上有一個東西,能夠超過賺錢的快感,那么一定就是勝利所帶來的自尊和成就感~
這份自尊和自信,會成為后期人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你前進,不恥最后,被拋下和淘汰,是永遠不會甘心的。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認同以上這種感覺,我自己也不會否認從孩提時代就有的自尊心/虛榮心/還有求勝欲。
為何一個班級上排名前15的,都秉持著“我再努努力,排名就能再進幾個。時刻保持腦子在線,備考火力全開的狀態。末尾那幾個破罐子破摔,反正就這么回事,階梯差距慢慢拉開。
社會上亦是如此,只不過講排名的地方不是分數了,多維度的綜合考量,在各個領域,在你擅長的領域,是否能以此建立“自信”是多么多么的重要,我應酬不行,我專業基礎好啊;你文筆不好,但是理念前進,善于戰略規劃,成為營銷大師呀;甚至他不善言辭,但他爸帶來的資源多呀etc
這份存在感,這份價值,帶領自己進入良性循環。久而久之,變產生了“我既然能在這個領域做到高精尖,別的領域也不會差,我能行。” 跨界奇才,看似都八竿子打不著關系,思維認知和底層邏輯都有共性。
“人生只需要一次勝利,那么他所真正收獲的,并非是一個排名,而是堅定追逐目標的信念。”它實在太重要了,由點到面,只要一次贏,就不會甘愿忍心輸下去。
比知識更寶貴的就是勇氣/悟性/信心,讓不想輸,不愿輸,不能輸能為本能~永遠設身處地,永遠代入自己,去共度人生中的難關,今天這篇文章送給我的姐妹呀~
上周分享了一篇《千萬別小看一個浙江人》,沒錯,就是這樣的,哪有什么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我們就是無法接受貧窮,無法接受不體面,無法接受老了以后被生活壓垮。
ps:來到這座城市,大多數來自湖南/四川/湖北/廣西,“人”對我是實實在在的沖擊,個人直觀感受是東北女生開朗豪爽,能侃會來事;川渝女生性格火辣直接,說話挺沖的,在打扮上舍得花錢;武漢女生掌控欲很強;潮汕女生賢惠顧家。。。她們都很拼
可能我們浙江自古文人墨客頻出,重視禮儀和人文教育,大家都有文縐縐的書卷氣,慢條斯理的,尤其我本人,都是不緊不慢的,給人留余地,被溫柔對待過,只想對別人也溫柔一點。但是也不妨礙我們浙江精神啊“與人為善,給人面子,和氣生財”
浙商精神向來是敢為人先,除了冒險創新,積極創造財富,還有為人低調,享受生活和重視家庭。我的小姐妹,真的不容易,親身實踐“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工作室忙的太晚就直接睡工作椅。
剛畢業那會,設備上投入的成本有限,你說“拍不出好照片,是相機的問題。”今天,你更換了最好的設備,你說"拍不出好照片,是我的問題”,我當時就覺得“哇塞,這個女人太聰明了”
很高興我們的成長軌跡從小學開始重疊,到現在還是聊到一起,你說我有敏感洞察力還有善于接梗,我說你太會玩太擅長拋梗,我們總是跟自己較勁,no way back。
我知道我們不是十拿九穩的贏,但是我們真的不想輸,18歲的時候,膚白貌美,膠原蛋白是青春的美;28歲恣意的選擇,勇敢的取舍;38的時候期待氣質美,說話如沐春風,通透的生活智慧;48,58繼續活的美。
smart is the new sexy,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