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媽鬧騰著要來單位所在的小縣城陪我挺久了。之前我總是有些抗拒,敷衍著說,“等天氣暖和點兒吧,媽。” 媽卻總是很上心,直到3月末,媽在QQ上發來一則消息,“我申請下周來你那兒,給你煮飯,請批準。”
我心里咯噔一下,竟不知說什么好。媽暖暖的又有點心酸。
媽媽來的時候是一個有點悶熱的午后,從成都做大巴車,接近五個小時的路途才抵達這個長江邊的小縣城。我趁工間跑到宿舍下的小坡上接媽,遠遠的,看她挎著一個大大的黑色行李袋,一步步向坡上走,頭發因為長途坐車有些凌亂,額上有米粒般大小的汗珠滲出來。
這樣一個午后,媽從家鄉來看我。
二
媽來單位之后,我過上了有私人廚房的日子,不必再去食堂吐槽大叔的廚藝堪憂。中午下班回到宿舍,媽會準備好熱騰騰的米飯,爆得噴香的蒜苗炒回鍋肉,煲得火候恰好的美容湯。每天換著花樣為我準備可口的飯菜,時令的牛心白、萵苣、竹筍,我最愛的鹵排骨、小炒肉、紅燒魚,有媽在,孩兒永遠不會餓肚子。
每天下班最期待的是就是回去吃媽做的飯,不似食堂的油膩麻辣,媽做的菜永遠和她的人一樣,平淡卻有益身心。
說來也奇怪,長大以后,我漸漸不再向往餐館里的大魚大肉,而鐘愛起家常菜來。和愛的人一起做飯,或者只是享受一頓愛心晚餐,都是對整個人生的滋養。
三
很多個早晨和午后,我去上班,在門口跟媽告別,我隱約知道這些時刻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
已記不得多少次,媽送我出門;記不得多少次,媽為我做飯;記不得多少次,她嘮叨我......
今年的媽媽57歲,我傷心卻又無可奈何的看到她的頭發越來越稀少,皮膚越來越松弛,記憶力越來越不如從前。昨晚睡前,我悄悄走進媽媽房間,親了一下她的臉蛋,謝謝老天給了我這么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