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姑娘拉黑了我。
她是通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加到我的微信的,每天鍥而不舍的發很長的文字跟我聊天。
她畢業于一個普通的學校,畢業后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薪水低離家遠,相戀三年的男友在上個月跟她分手去了上海打拼,她又無助又難過,連個哭訴的人都沒有。
她發給我的聊天內容里,大多數都是吐槽和一些措辭很文藝的,悲春傷秋的呻吟。
我回她,“生活各有各的艱難,關鍵看你怎么對待它?!?/p>
她秒回,“我知道,我知道我不是最糟糕的一個,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告訴自己,只要熬過去這一段,一切都會好?!?/p>
接下來的一個月,她依舊每天按時發給我長長的碎碎念,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甚至愈演愈烈,有天我實在忍不住好奇,回問她一句,“你目前有在做什么改變嗎?”
“沒有,但我相信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我有信心?!?/p>
我終于忍無可忍回復道,“生活這么難熬的話,就要想想辦法,你就這樣抱怨下去,生活是不會自己好起來的,反而會越來越糟?!?/p>
她發回來幾個無比驚訝又憤怒的表情:“我以為你是個正能量的人才跟你說這些的...”
“我以為的正能量,是你在做事情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自欺欺人。”我這樣寫著。
點發送的時候收到一條回復:信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
吶,人生的第一次,就是這樣,我被一個“以為我很正能量”的人拉黑了。
這兩天在看臺灣一位爆紅作家林育圣的一本書,《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里面有一段話這樣寫著:
“我們總被教育要做一個積極正面的人,一個散播正能量的人,可是人性不是禁止就會消失,過度禁止,反而會扭曲。
所謂負能量,其實只是原本就存在于我們生活周遭,可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用正能量的假象去掩蓋,用假裝積極的態度去逃避的真實人生。”
如果正能量只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盲目贊同,如果正能量就是不加思索的判斷的肯定和鼓勵。
那我寧愿做個負能量滿身的人。
美比真漂亮,
但真比美長久。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而總把頭扎在“正能量”里的你,真的看清過生活的真相嗎?
你是不是也總聽到這樣正確的廢話:
“別難過了,下一個會更好”....可是我就是不想要下一個嘛
“你要多愛自己一點”....拜托,我一輩子跟自己玩就足夠了嗎?
以及“你只是還沒有遇到懂你價值的伯樂”....我不需要他們懂我的價值,我只需要他們給的價碼!
比起這個,我更喜歡林育圣在書中寫的:
“抱怨是好事,嘴炮才是壞事,從來不抱怨的人只會被忽視而已,因為別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有什么問題。如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就想辦法改,如果出在別人身上,就想辦法不要被影響,不要活在粉紅色的假象中,還催眠自己一切都好。”
那些成功的,改變了自己人生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真正付出了思考和行動,而不是僅僅憑借“正能量”加持的光環。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中,就是這樣三十二篇不煽情,不溫柔的負能量語錄。打碎你的玻璃心,換成一副鉆石的剔透和堅硬。
我們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向陽的那面啊,但是背對陽光看到星星,也未必就不那么好。
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心想事成的啊,負負得正,就是我們可以擁有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