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本:(加)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著,錢清等譯,引爆點:如何制造流行;中信出版社,2009年。
目的:了解流行是如何產生的。
方法:泛讀
閱讀筆記:
值得尊敬的知識人士提供理解世界鑰匙的人,格拉德威爾的流行理論,就是一把新鑰匙,一把理解世界的新鑰匙。
流行潮突然全面爆發,以及一切變化同時產生,這一極具戲劇性的時刻,我們把它命名為引爆點。
流行的三法則,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因素法則,和環境威力法則共同作用的結果。
個別人物法則,在這些特別人物中有人意識到了時尚趨勢,通過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熱情和魅力,把流行傳染給大家。
附著力法則,有一些特別的方式能夠使一條具有傳染性的信息被人記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辭和表達上做一些簡單的修改,就能在其影響力上收到顯著的效果。
環境威力法則認為,人們對自己周圍環境的敏感程度,比他們所想象的更為強烈。
口頭傳播仍然是人們互通消息的重要方式。成功發起任何一種社會流行潮,要取決于信息傳播者所特有的社交天賦,這些人分別成為聯系員內行和推銷員。聯系人結識的人非常多。內行意為積累知識的人。高的推銷方法就是告訴客戶,自己公司的服務水準,和專業技術水平是其他公司難以匹敵的。
附著力因素法則,要想把電視節目的教育意義和廣告價值傳播開來,就必須使之產生附著力,在適當情況下,總是存在一種簡單的信息包裝方法,使信息變得令人難以抗拒,令人難以忘懷。
環境威力法則。整治地鐵涂鴉和逃票現象平息了紐約地鐵里的犯罪潮,這是因為犯罪人群對環境透露的細微暗示,極度敏感,我們的社會總存在這樣一些,不起眼的信息點,但這些點正是群體效應的引爆點。
犯罪中的破窗理論,一種秩序混亂的外在表現,它可以導致更多更嚴重的犯罪案件發生。破窗理論和環境威力法則在這個層面上完全是一回事兒,基本前提為通過清理整治,現實環境中最細枝末節的方面,就能夠扭轉,減輕流行病的蔓延態勢。
150法則,表明群體規模的大小也是一個可以產生重大影響的微妙的環境因素。必須把群體的人數控制在150以下,150是一個引爆點,如果超過了這個數字,統一觀念一致行動的能力就會出現結構上的障礙。
讀后感:這是一本2000年寫就而風靡的書,用三個法則分析了流行的引爆和產生。三個法則是建立在大量的案例基礎上,雖缺少科學嚴謹的論證,但也足以讓人信服。
而這三個法則在口碑效果研究的成果中已得到大量的論證,只是說法不同而已。比如個別人物法則從傳播者的角度而言,主要指傳播者的專業性、與受眾的熟悉程度等。類似于輿論領袖,而聯絡員、內行以及推銷員各自特征也正是輿論領袖所具備的。
附著力法則則是指傳播信息內容本身要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也要找到一個有傳染性的點讓受眾記住。
環境威力法則認為,人們對自己周圍環境的敏感程度,比他們所想象的更為強烈。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對自己周圍細小環境更為敏感。整治涂鴉問題這一小的舉措居然使得犯罪率大幅下降,不管是不是其本質原因,但“破窗理論”卻令人深信不疑。
書中說只要利用這三個法則就可以解釋任何一個流行現象,那么也一定可以用來解釋網紅papi醬,想想確實符合這幾個法則,不管怎么樣,提供了另一種解釋框架。
——————————————————————
我在參加文魁大腦讀書會2016年閱讀年挑戰計劃,本年度我要閱讀書籍52-100本,請大家監督。每周沒有完成的,發微信紅包150元,一年沒有達標52本的,再發微信紅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