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英生涯規劃基礎班,快到結課的時候玩了個互動游戲“人生縱貫線”。每個小組代表同一個人的18歲、25歲、30歲、45歲、60歲、75歲。小組內成員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該年齡段的各種角色,并作出角色餅狀圖,了解ta在改階段的狀況。最后,小組代表上臺發言,說出本階段的感言,對上個年齡段的“自己”說出叮囑,對下個階段的自己說出期待。
當6位小組代表上臺一字排開時,惆悵感忽然就涌現出來。每個小組都是跟該年齡段年紀接近的代表上臺的,再加上他們都扮演“同一個人”,也就是一個人一生的狀況呈現在你面前。雖然知道每個人都必將經歷這些年齡段,但是當非常直觀的呈現出來時,心情是不一樣的。
他們對上一個年齡段的自己說的最多的是“不要怕,想做就去做,早點找到自己的夢想并堅持下去”,對下一個年齡段說的是從容面對。最后一位代表75歲自己的那位大哥說他想對前面每個年齡段的自己都要說,請你們愛惜好身體,不要讓我躺在病床上。此言一出,一片笑聲,卻又一片傷感。想要征服世界,敢想敢闖的年輕人,想要財富自由、生活安好的中年,如果沒有愛惜好身體,晚年也注定是不幸福。健康,很重要。
想起去年7月份,因為要做一場針對畢業生的主題活動,去請教幾位德高望重、行業大咖,最后想請她們對畢業生說幾句寄語,她們說的有個共同點,就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一開始的時候很不易。還有一條就是,注意健康,身體是本錢。
01
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如果拋開現實,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樣?第一反應有錢有房生活沒壓力。如果持續確認的話,會有不同的畫面涌現,小時候渴望的藍天白云,少年時向往的山花爛漫,甚至是建造一所鳥語花香的大房子。只是步入社會的這些年,被打磨了棱角,忙于生存,忙著適應現實的社會,忙著往前趕路。很久沒有“做夢”了。
在玩游戲給每個階段的角色分配時,我們小組是理想中的25歲。如果是理想化的25歲,大家的期望是怎樣的?貌美如花,愛情甜蜜、事業輕松且小有成就,父母健康,尊重自己又不疏忽自己......可是大家會想到說為了30歲不那么辛苦,甚至不會遭遇被催著生孩子,生育不會影響事業,想要25歲就已經懷孕了,這樣孩子生了,且還有精力去平衡生活的其它角色。
每一次思量都是基于對未來的思考,不想以后過的不順心,哪怕現階段辛苦些。這是大家目前的常態,為了以后的生活做打算。這很現實,可是也讓我喚醒了以前有些幼稚的想法,想到很久沒有問候那個小小的想法了。借此機會也喚醒它,跟自己說守護著它,有一天讓它終成現實。
勇敢做自己,不留遺憾,這是每個階段都想要的,那么就是我們要去堅持的。那些煩惱、無奈、焦慮,不過是生活的點綴,學著看到未來的美好,支撐自己應對當下的磨難和歷練。保持一點天真,讓每個階段的自己都有趣又有愛。
02
這幾年不時就會聽到有年輕人猝死的新聞,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壓力讓大家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面對,但是也不能在每次直面死亡的時候才想起要保持健康。
就像課堂上有位戰勝乳腺癌的同學分享,有人總說要每天鍛煉,可就是做不到。但是如果醫生告訴你只有每天鍛煉半小時才能活下去時,你還會不去運動么?
人生無法重來,健康是最大的財富這句話從小就知道,卻還是做不到去鍛煉。既然人生要為自己而活,那么保持健康的身體也是為自己。
如果不法做到大塊時間的鍛煉,那就碎片化運動,當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時,怎樣都會有辦法。
人生是單行線,逝去的就永遠逝去了,珍惜當下的分分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愛那些喜歡的人,保持健康身體,帶著好奇心勇敢前行。人生不止有高度和深度,還有寬度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