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這里走進苦惱之城。”“通過我,進入永世凄苦的深淵。”(引自但丁的《神曲》)讀太宰治的作品,感受到的、甚至是明面里展現的這滿篇的悲傷和人間的痛苦,大概就是引他走向死亡的使者。《人間失格》是真實的人物手記,那么《丑角之花》大概就是太宰治創作痛苦的真實寫照。
《丑角之花》描述的是與阿園相約跳海自殺但被漁民救起之后的葉藏的經歷。葉藏在昏迷中被送往了海濱療養院,但是阿園已經藏身魚腹,葉藏面臨的是“協助自殺罪”的起訴。在《人間失格》中,這一段就幾句話帶過了,但是在《丑角之花》中,太宰治不僅細致地描寫了重生之后的葉藏的心理變化,還將自己創作這段作品的心理描寫了出來。也是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一個與我想象完全不同的太宰治,一個不斷在自卑、自責、不自信的太宰治。
寫出來的總是爛故事,創造出的總是偉大的人物。于是人物越來越偉大,故事越來越俗套,俗套的走向讓人物變得庸俗,作家總是憎恨這樣的自己,這樣的自己的能力,讓擁有偉大品格的偉人失去其偉大,甚至脫離了作家的掌控。
或許是從未進行過此種創作的緣故,很難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作家對創作出的人物的矛盾感情。明明是自己創造出的人物,又怎么會脫離作家的掌控,變成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呢?是不是意味著,真的要嘗試創作一次才能體會?
明天就要出差去西安,又一次和古都見面,不知道是否還是當初的感覺。忽然想念那年夏天,永遠出不來的實驗結果、寫不下去的論文、前途未卜的擔憂、似乎走遠的涵涵、憋在心口的痛哭、不愿撒手的青春、一直陪伴的遠方和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