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對于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黃帝內經·養(yǎng)生智慧》中說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表達就是心臟是統(tǒng)攝五臟六腑的。心臟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器官,每時每刻進行強有力的收縮,但同時心臟也是脆弱的,每年心臟猝死的人不計其數。所以保護心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怎樣才能知道心臟好不好呢,可以從三個地方去判斷。
1、看舌頭,首先伸出舌頭觀察,呈暗紫色或有瘀斑的,而且身體還有心慌氣短、心前區(qū)刺痛等反應,說明心臟不好,甚至可能發(fā)生心血管疾病;如舌頭發(fā)紅,并伴隨著心煩、心慌、心動過速等情況,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舌苔白膩,同時也有胸悶、心前區(qū)不適等反應,病人可能有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2、看拇指的根部,如果看到1、2條的青筋,非常顯眼的,一般就是心臟出現了問題,要趕緊去檢查了。
3、看鼻梁根部(如圖,兩內眼角的中間),如果成人在這個地方出現1根橫紋(醫(yī)學上稱為鼻褶心征),大多是心臟出現了異樣,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4個強心秘訣,冠心病繞道走!
1、利用藥食同源性的食物進行調理
心臟不好會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等。因此平時可以食用具有改善動脈硬化、清理血管垃圾的藥食同源的食材來養(yǎng)血管&保護心臟。如蘆筍、枸杞、大豆、姬松茸等,這些食物對于清理垃圾和改善動脈硬化具有很好的療效。我們一般是通過煎煮把湯水喝下,但煎煮并沒有能將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吸收也不好,效果也差好多。
現代醫(yī)學上把食材中的藥效成分充分提取,然后再和益生菌進行72小時發(fā)酵成食物發(fā)酵液,這樣食物的有效物質能夠被人體充分利用和吸收,像姬松茸蘆筍復合菌發(fā)酵液,喝20ml相當于喝幾十斤煎煮的湯汁,目前在市面上類似這樣的食物發(fā)酵液有很多,大家可以在網上查一查。
2、按摩手腕上的內關穴
首先找到內關穴,內關穴距離手掌有3橫指(從腕橫紋開始量過來)。然后有拇指指尖按壓內關穴,按揉10-15分鐘這樣,每天按壓3次,左右手的內關穴都要按壓。按摩內關穴對心臟有保健作用。
3、每天睡夠7小時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在《睡眠》刊報上:每天睡覺時間不到7個小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幾率都比較高,所以每天睡7小時是比較合理,也不宜賴在床上太久,如果有時候睡眠不足的,可以在早上補睡一兩個鐘頭,這樣有助于保護肝臟。
4、開懷大笑是良藥
如果都知道“開懷大笑是良藥”,醫(yī)學研究證明,一次開懷大笑能使得血管擴張增加20%,血管擴張可能降低血壓、血流速度增加,因此開懷大笑能降低心臟發(fā)病的幾率,建議每天觀看30-60分鐘的喜劇,也是能減少動脈硬化、冠心病的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