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句話:“真正的地獄其實是人間?!?/b>
很多人都特別疑惑,人間就是人間,地獄就是地獄,這兩者為什么會結合在一起呢?
其實,人間和地獄的差別,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每個人都一心向善,那人間就是天堂。反之,如果絕大多數人都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相信每個人都活得不幸福,每個人都感覺到痛苦。如此人間,就是地獄。
對于這爾虞我詐的人間,有人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本來每個人都可以和睦相處,為什么非要爾虞我詐呢?平靜一點,不好嗎?
有一個答案,回答得特別好:“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所以人間的競爭不會停止,世道的勾心斗角也會持續下去?!?/b>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有爭斗的地方就有是非,而有是非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說到底,人的本身,就是復雜的江湖。
人心,那是讓人難以揣測的事物。人性,那更是讓人畏懼的東西??梢哉f,人心和人性,構筑了這所謂的“世道”,形成了這所謂的“人間”。
02
人間,其實就只有一個主題——爭。
曾經見到過這么一個觀點。
自然的規則創造了這個宇宙,宇宙中誕生了無數的星系和星球。而自然的規則讓人類誕生在地球當中,并創造出“貪婪爭斗”的人性,讓人類永無休止地競爭下去。
說得直白一點,地球就是“古羅馬斗獸場”,而我們就是“斗獸場”中的斗士,一直在爭斗,一直在爾虞我詐,根本逃不出這個自然的框架。
于是乎,提出這個觀念的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是“斗獸場”中的斗士,那臺下的觀眾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人間的主題,就是“爭”。
人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就注定需要“爭奪”資源。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人性的欲望是無窮的。既然如此,那“爭”就無可避免了。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爭”。等他們到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還是需要“爭”。畢業后出到社會,更是只能“爭”來爭去。沒辦法,如果你不爭,那你就會被淘汰。
這個時候,唯一落敗且被淘汰的,就只有“老實人”。因為他們成為了別人的墊腳石。
03
談到“被淘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這么一個詞——三六九等。
比如說中考,至少要淘汰一半的孩子。一半孩子上高中,一半孩子去工廠,或者干更低下的活。這,就是“被淘汰”的現實。
等到了高考,2%的孩子上985,5%的孩子上211,還有10%到20%的孩子上重本。剩下那八成的孩子,就只能去到比較差的學校當中。
經歷了這些“淘汰”之后,能夠考上重本的孩子,就已經很不錯了。出了社會,他們面臨的,也還是“無休止”的競爭。背后運行的,就是淘汰機制。
社會的淘汰機制和學校的淘汰機制不一樣,前者以人之綜合能力為標準,后者以分數為標準。這個時候,老實巴交,過分善良的人,不管學歷多高,都很難混下去。
老實人,不僅被人針對,還被人欺負,甚至在婚戀市場中,依舊扮演著“被戴帽子”的角色。有些人的孩子,根本和他沒有血緣關系。
這,就是“淘汰機制”對于老實人的影響。
人,過分老實,過分善良,在充滿勾心斗角的人間當中,終究是“自討苦吃”而已。
04
人間,終究成為了老實人的地獄。
有些人能說會道,但不會做事,誰知道他們就升職加薪了。而有些人只懂得工作,一輩子都勤勤懇懇,最后連升職加薪的機會都碰不到。
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時常發生??墒?,所有人都無可奈何,因為我們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是自然必然的規律。
想起這么一句話:“善良只是一塊遮羞布,底下的人性才丑陋無比?!?/b>
看不清人性之前,我們會覺得人性美好。而看清了人性之后,我們就會明白,由人性組成的人間,其實復雜無比。
這復雜無比的人性,到底被什么東西激發出來了呢?毫無疑問,就一個字——錢。因為有金錢的存在,那人性之貪婪,就會被放大。
老實人工作一輩子,也許連一套房子都買不到。而那些不老實的人,也許能賺到大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雷劈真孝子,財發狠心人”。
只能說,有太多的人,都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唯有老實人,一輩子辛勞,活成了最為狼狽的樣子,不僅被人欺負,還被人瞧不起。這,就是他們的悲哀。
總的來說,當老實成為了被人唾棄的事物,那人心,就已經被扭曲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