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什么是最簡單的事呢?
就是花最少的錢,買便宜的好公司。
好公司的三個標準
1、看品質
2、看估值
3、看投資時機
市場經常存在不理性的狀態,人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看不清股價,所以你很容易買行業內比低估的公司。
你需要用心的找,比別人更努、力的關注。
二、投資中怎么應用這些原則呢?
(一)如何確定我們要不要投資這個公司
第一步:就是看這個公司的品質如何?是不是一個好公司?
第二步:看這個公司這個品質和估值相比,是不是便宜。如果是一個好公司,但是比較貴,那我們就執行第三步。
第三步:等待時機。等這個好公司足夠便宜的時候我們再把它買下來。
了解這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實際情況實際操作。
(二)怎么判斷一個公司的品質
分析一個公司的品質要考慮兩方面:
一方面:你要站在行業的角度,格局的角度去看公司。我們經常說格局決定結局,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本來就很糟糕,那么他所在的公司價值也不大。
比如這個公司所處的行業競爭特別激烈,CEO們天天在網上拼的你死我活,這種公司就不要投。
另一方面:看這個公司是否有定價權。
如果一家公司提價10%,銷量降低20%,是沒有定價權的。
如果投資電影業,當然投資迪士尼,因為迪士尼不會的米老鼠和唐老鴨是不會要求漲工資的,而其他電影業的利潤基本上都是給了演員和導演。
如果以上兩步都做了,那么你可以嘗試去估值。
沃爾瑪創始人有一個“表弟指標”。他有一個遠方表弟,平時從來不聯系,一旦聯系了就是咨詢他投資某個公司的建議。這個時候就說明這個公司已經不值得入手了。
投資的時機,關鍵看預期。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只要比買的高賣出就可以,有時候不要太貪心。
三、生活中如何用價值投資的策略來做決策
第三部分我認為是本書的一個重點升華,其實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投資,比如結婚、找工作、讀書考學等等。
通過投資也給我們了一些啟發:
1、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定價權
一個公司值不值得長期投資,關鍵看這個公司有沒有定價權。同樣的,一個人未來能不能成功,關鍵看你有沒有自己的定價權,也就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要清楚的明白,你在公司是一個能夠別替換的人,還是一個非你莫屬的角色。你必須在一個領域,讓別人覺得你不可或缺。
如果判斷一個公司有沒有定價權是看它提價以后還能不能賣出同樣的東西,那一個人的定價權就是如果你要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別人愿不愿意用更大的代價來挽留你。
稻盛和夫,在他剛入職場的時候正趕上日本的經濟不景氣,被分配到一個瀕臨破產的陶瓷制造廠。然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下定決心研究精密陶瓷技術,每天吃住在實驗室,結果他成為了日本第一個能夠用在電視上晶體管電子槍中的精密陶瓷材料。這就構筑了他的核心競爭力,他有了定價權。從此之后,他就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了經營之神的道路。
對我們個人而言,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自己的定價權,至關重要。
這比起那些耍小聰明,拉關系的人看起來笨一點,但是正如美國士兵手冊上寫的,如果一個笨辦法有用,那他就不笨。
2、讓自己的價值比自己的估值高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是真有價值的,別人也會幫助你,支持你,愿意幫助你一把。
盡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便宜的好公司,不要動不動一付出一點就想要立刻回報。如果你總是用短線式、快回報的幼年思維方式去做事,那你終究一無所成。你要相信長線式、慢回報的成人成長方式,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核心價值,最終會讓你成為自己的太陽,無需憑借誰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