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定義
我對產品經理最精簡的定義為:解決問題的人。在項目中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項目前進的人。
產品經理應該是做著產品的事,有著boss的心,向上管理上司,說服上司,向下管理工作下游同事,協作順暢。
產品經理一般做事的思路
前提目標導向型,產品經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或目的。
然后產品經理做事方式,在兩個不同階段,做事方式應該有所區別。
1.創業期
此時產品經理需要對這個公司創業初期的產品負責,說白了你是半個老板。
首先需要明確所做產品的目的(明確公司是什么導向的),我一般將其分為產品導向型、運營導向型還是技術導向型。產品導向型的要注重的是用戶體驗,比如“小而美的evernote”這種;運營導向則是一切為了銷售,為了獲取用戶,此時數據尤為重要,有拉新、留存、促活、轉化率這些詞;技術導向型,所做的產品是技術最重要,能形成自己的壁壘,如百度的搜索技術,或者如現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
接著應該是在公司扮演一個打雞血的人的角色,不斷的給公司的人打雞血,推動項目前進,這時候仍然處于探索階段,要不斷思考如何盈利,快速試錯。此時的工作狀態可能會是白天開會討論方案,晚上挑燈思索出路等,要能夠抗壓。
執行方案時要強硬,必要時要能夠刷臉,能夠快速推動項目前進。
2.穩定期
這一階段可以是你所在的公司度過了創業期,此時不管是商業模式還是團隊做事方式還是協作方式都已經相對成熟,或者你入職的公司就是一個穩定,業務明確的公司。這時候做事情更多是標準,按照流程走,目標和業務都很明確,不要要有商業上的探索。
第一步還是明確這一階段需要做什么(對于軟件公司來說就是迭代目標和迭代需求)。方式很多,可以借鑒競品,可以收集線上問題反饋,可以查看數據分析報告,可以進行用戶訪談等等,總之,就是要把問題和改進點羅列出來,進行下一步工作。
第二步是確定做什么。在第一步的基礎上,結合業務需求、開發資源、需求緊急與重要程度,將所有改進點進行優先級排序,決定哪些是本期迭代需要做的。
第三步是推進整個項目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和別人的,這時候自己的溝通與推進能力很重要,通過各種方式(刷臉、請客、命令等你能想到的方式)來推進項目按照你的設定進行。(這一階段包含設計、開發、測試、驗收階段)
產品經理比較重要的品質
準確來說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全能的人,他需要有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高效的協作能力、極強的學習能力、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力、敏銳的商業能力、執行能力,需要非常懂行業,預測前景···
而我要說的是比較重要的是做事時的執行和推動能力,方案設計過程有跡可循,最簡單的是參考競品,就是所謂的“抄”(當然我不是鼓勵“抄”,所說“抄”這件事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我說的是有跡可循,即使你的產品設計能力不是特別強,這一步也能提供個個方案)。而項目如何推進就比較考驗產品經理的能力了,這一過程很長,不可控因素很多,需要好好把握。
以上是有感而發,寫的比較亂,請見諒。
在產品的路上要做的很多,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