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4 Zero Woo 住家小女子的書寫生活
今天,2016年7月24日,陰歷六月廿一,無錫晴空萬里,室內溫度34度,我靜坐37分鐘,第一次能夠坐這么久。
早上起床,心里有點不知名的失落感。洗漱完畢之后,沒吃早餐,在陽臺上鋪好瑜伽墊,就想靜靜坐著,看看自己的情緒。
打開微信,搜索了一篇冥想的文章,里面的音樂是deep in tibet,跟著這個音樂開始,手機時間顯示7點15分。
盤腿坐下,閉上眼睛,打起智慧手印,感覺到背比較僵硬,有點酸痛,沒管它,就這么坐著,順手把眼鏡摘下來。
一般冥想的辦法都會教我們數呼吸,可是我試過,每次數著數著就數不下去了,特別關注呼吸之后反而無法專注下來,所以往往坐了兩三分鐘就進行不下去了。今天我沒有用數息觀息的方法。眼睛閉上了,我試著用耳朵來感知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專心聽外面的聲音。
我聽到了媽媽開冰箱門的聲音,走路的聲音,用剪刀的聲音,用刀切菜時刀碰撞在砧板上的聲音,水龍頭的流水聲,路上車開過的聲音,樓下鄰居有說話聲,此起彼伏的知了聲,被知了聲吸引過去,念頭飄到了去年夏天,我在雙流的時候,也聽到過知了的聲音,原來知了哪里都有啊。
坐一會兒,我感到背部沒那么僵硬,有點微熱。念頭回到坐姿上,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與地面的接觸點上,兩腳外側和坐骨,記得瑜伽老師說過,穩定的根本在于根基,什么是根基,就是身體與地面連接的部位,也就是腳背和坐骨,稍微加了點力,穩穩地坐在墊子上。
手機里的冥想音樂已經停了,我沒去管它。還是閉著眼睛什么都不想,繼續聽外面的聲音。媽媽按電扇按鈕的聲音,用板刷刷衣服的聲音,水龍頭的聲音,外面知了的叫聲,我試著數了數知了叫聲的長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由強到弱,大致在15到20秒之間。叫一次,歇一陣。每一聲的長度差不多。
我想,在沒有鐘表,沒有日歷的那個年代,老祖先用打結的方法記數,恐怕也會用類似的方法來計時吧。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在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是不是凡事太過依賴身邊的工具了,如果到了一個什么都沒有的地方,我們能依靠什么?
靜靜感覺時間的流逝,腳背和坐骨有點微痛,腿有點麻,心里卻變得非常非常平靜,時間仿佛停住了。耳邊依舊是此起彼伏的蟬聲。
好像右眼有點緊繃,我注意力來到眼睛上,感受著眼睛的不舒服,感受到明晃晃的陽光。臉上冒出了汗。
繼續坐著,聽著,時間好像過了很久,我猜測這次坐了多久,二十分鐘?半個小時?四十分鐘?
這次的美好體驗,超越了之前的各種嘗試,我的念頭變成總結這次靜坐,我覺得得把它記錄下來,這么想著,所以睜開眼睛,回到現實,此時,手機顯示時間為7點52分。
我沒有立刻站起來,而是把自己擺成個大字躺下來,放松一會。
7點55分,起身寫下這些文字,記錄下此刻與自己靜靜待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