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20171210學而思:
《拖延心理學》D1,
第一次看這本書名就以為是類似“治愈”“教如何不拖延”等等,雖然沒有這些,但是比這些更受用,像說“拖延癥”不是病,會拖延主要因為對自身的不認可,不夠自我認同,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比如:做家務我是很積極的完全不拖延,完成手工作業也不拖延,就是寫學而思拖延,因為怕這不好…
那張小圖上總結的12個信條中,估計中了一半,“希望做事完美”“覺得自己做事很輕松”“如果我成功了就會有人受傷害”“展現真實的自己別人就不會喜歡我”…這些固有的規條無疑是來自原生家庭,母親都我的要求十分嚴格,一點錯或者不良情緒就是“不乖”“不好”的表現,做好了就是理所當然,我媽就是擔心表揚孩子會變驕傲,寧可孩子自卑中求生存也不希望孩子驕傲的大步向前…
回想自己今年拖延的三件事:1.裝修房子2.考研3.早起
這三件是在17年就開始計劃,第一件是因為,第二件事是拖延最久的一件事近十年,十年間居然在專業方向和學校都沒有選定,今天聽來或許我根本不想去去做這件事也對自己沒有信心,畢竟知道自己英語真的太差…3.早起,常常醒來之后不知要做啥就繼續睡去…這個就是我今天能想到的最近的三件事…
拖延不是病,也不是單用時間管理可以完全解決的,所以就先接納拖延的自己,再找出每件事拖延的原因再去解決它,于是再近一步了解自己一點,更愛自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