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的身上
包含了所有的我們
對感情的偏執和猶豫
我們笑的不是余春嬌
恨的不是張志明
而是我們自己的愛情
▼看春嬌與志明的戀愛
仿佛一間北京飯館名:太熟悉家常菜
此為序。
《志明與春嬌》— 2010年3月25日上映。
《春嬌與志明》— 2012年3月30日上映。
《春嬌救志明》— 2017年4月28日即將上映。
簡單概括,
第一部是在香港實施室內全面戒煙的背景下,煙民都被迫從辦公室走至后巷抽煙。自此,來自不同背景職業的抽煙族,在后巷開辟了一個打諢聊天、結交朋友的特殊場所。其中一對男女——張志明與余春嬌,亦因抽煙而在骯臟又狹窄的后巷中邂逅,一段捉摸不定、曖昧難測的戀愛關系,由燃點香煙的瞬間展開。而后僅僅7天的時間,踢掉彼此的伴侶走在了一起。
第二部,志明與春嬌成為戀人后,激情很快被彼此各異的價值觀沖淡,彼此也要忍受對方身上的缺點,戀情進入冷靜期。此時二人同時被派到北京出差,志明遇到空乘小姐尚優優,春嬌亦意外認識成熟穩重的Sam,在生活細節上對她無微不至。但當春嬌與志明在北京再次遇到時,彼此再燃愛的火花,舊情復燃,再次踢掉各自現任的伴侶,決心重新在一起。
第三部,相戀多年的春嬌與志明,漸漸從“可遇不可求”的驚濤駭浪變成了普通的情侶。面臨“中女危機”的春嬌,深感顏值危機,可志明卻還如同孩子一般無法長大。不僅兩人平日生活磕磕絆絆不斷,讓春嬌更為擔心的是,家里的神秘來訪者Flora不僅年輕漂亮,神經大條,還要跟志明借精生子。想要修補二人關系的春嬌策劃了一場“重燃愛火”的臺灣行,在臺灣,兩人的矛盾才剛剛開始……
▼志明與春嬌
不是人人泰坦尼克,但人人都曾似志明春嬌。
志明和春嬌,他們的感情沒有偶像劇中的轟轟烈烈,你儂我儂。恰恰表現了我們這代人的戀愛方式,不虐心不狗血不瓊瑤不做作。
志明和春嬌,與現實中的我們更像,更接地氣,最關鍵的一點,一樣的有缺點,一樣的不完美。
煙霧繚繞之間,張志明在一條簡陋的后巷遇見了余春嬌。志明給春嬌點煙,一束青焰,將兩人的感情和煙絲同時引燃。
愛情,從來不是生死相隨的非你不可,而是享受當下的懂得珍惜。
我們見過太多儀式般的一見鐘情,喜歡就一定要非你不可,將地球變成二個人的小世界,吵架要抱頭痛哭,和好時喜極而泣,失戀了肝腸寸斷。
我并不覺得這是愛,這只是二個人通過“表演”成全彼此情圣的夢想。
同《志明與春嬌》一起流傳開來的經典告白:i n 55!W!,倒過來看:i miss u !
電影中的張志明“壞”的可以,喜歡抽煙,爆粗,幼稚沖動,還沒責任感,5年生厭,就要去北京,不辭而別跟春嬌分手。后來跟空姐在一起,還跟前女友約會,總想給自己留條后路。
完全不似其它文藝作品中的完美男人形象,反而像各位口中談之色變的渣男。饒是如此,這樣的渣男卻更加真實,春嬌最終也心甘情愿地繼續與“渣男”相愛。
人這一輩子那么長,誰還沒愛上過幾個人渣?
很多人說劇情俗套,正是因為貼近生活,所以不自覺的我們紛紛在志明與春嬌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不同的是,劇中的他們更勇于面對自己的欲望和感情。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場景:
志明和春嬌像做賊一樣緊張兮兮地去開房,結果事情一團糟,志明不慎磕到了那地方,春嬌又突然犯了哮喘。當春嬌為自己的“掃興”表示道歉時,志明只是安靜地摟著她,閉著眼睛低語道:“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都做完的,我們又不趕時間。”
這句“我們又不趕時間”說得多好。
自然生長的感情應該是細水長流慢慢來,不急著說愛,不急著做愛,花足夠的耐心去了解、去接受、去習慣,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到最后所謂的愛情只有一具空洞的骨架,沒有值得記憶的血肉。
真想跟你好好相處的人心里明白你們來日方長,只有想玩玩的人才想著早點兒得手然后盡快轉移陣地。
道德觀念超強的人諷刺說,這就是一對“狗男女”互相看對眼的故事。
憧憬愛情的人則會羨慕,志明與春嬌如此搭調,有情意相通的小曖昧,能包容彼此的小缺陷,天造地設,情投意合。
現實里少有這樣的登對,于是掙扎在無趣中的人,心里都期盼著一個良家版的志明與春嬌。
春嬌:“你介不介意?”
志明:“介意什么?”
春嬌:“我年紀比你大。”
志明:“但我比你高。”
喜歡,就是喜歡,我喜歡她是因為,我覺得她好,她什么都好。
這是志明的原話,你看,像不像現實中的他或她曾對你說過的話,無比真實。
▼春嬌與志明
視線來到第二部。
戀愛中的女人,總是在不斷的妥協中失去了自我。
比如志明要去北京,春嬌叮囑的要多喝水;志明交了女朋友,春嬌也只是理所應當地望胸興嘆自愧不如;志明發一條短信就立馬赴約,女朋友打來電話也只能忍氣吞聲地聽著......
多少次的傷害到了春嬌這里,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和出口,比如:“他就是工作需要啊”,“她就是比我好啊”,“換成我我也會這樣做啊”......
在第一部里對待感情勇敢,對待自己誠實的大大咧咧的港女精神哪里去了?她縮水了,準確的說,這份感情縮水了。
我看到是,一個獨立都市女性在面對愛情上的無底限妥協。
別笑,這不僅僅是春嬌的故事,也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其中某些人身上的現實。
想想你自己,是否也曾這樣對待或者被對待過,要知道這對“狗男女”的“狗血戀情”之所以讓你如此動心,就是因為他倆身上,包含了所有的我們,對待感情的偏執和猶豫,
我們笑的不是余春嬌,恨的不是張志明,而是我們自己的愛情。
“我努力的想要擺脫張志明,卻沒想到變成了另一個張志明。”
余春嬌是這樣說的。
人這輩子,誰還沒愛過幾個渣男,誰還沒當過癡女,笑笑過后,不能再繼續犯傻了。
寫到這里不經讓我想起了《神雕俠侶》中陸展元對李莫愁說的一句話:
“我欲度你成佛,卻被你累成了魔。”
戀愛中的女人智商幾乎清零,而男主角的出場,總是自帶臺詞和布景,讓你以為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女主角,他們仗著自己巧舌如簧,總能把無理說成有理,把“奸情”說成愛情。
女孩通常都善良到無可救藥,但其實,大多時候都只是在自己感動自己罷了。
把有青光眼的男生當成對自己放電,把男生包里恰好被媽媽塞進的一包衛生巾當成為了你專備的單品,男生對你的一顰一笑,在你這里都能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解釋。
這就是為什么你會越陷越深。
最終你喜歡的不是他,而是你對他的所有想象。
再來看看張志明:
在春嬌母親生日當天放鴿子的是張志明;
在客戶和春嬌這道題上選擇前者的是張志明;
說走就馬上收拾行李溜去北京的是張志明;
分手后即刻勾搭新妹子的是張志明;
一腳踏兩船卻覺得理所應當的是張志明;
在春嬌面前說前女友壞話的是張志明;
永遠玉樹臨風,卻總在關鍵時刻拋棄春嬌的是張志明;
張志明的“壞”一直都沒變,可就是這樣一個張志明,在結尾的時候,卻依舊通過一個男扮女裝的MV贏回了余春嬌。
當春嬌拿著ipad看到志明穿著女裝深情地演唱“別問我是誰,請與我相戀”的時候,春嬌在想什么呢,“這就是我愛的志明,這么的風趣和幽默。”
如果說女人征服男人有千百種方法,那男人征服女人往往只有一種方法,無底限賣萌裝傻表忠心。看看劇中的春嬌,看看現實中的你我。太像太像......
我們需要記住:
在愛情這條漫漫長路上,
總說”對不起“的都是人渣,
而總信”對不起“的是傻叉。
▼春嬌救志明
我已經下定決心要離開你
可當你向我伸出手的時候
那些因你而心生的所有怨念全部忘記
我討厭你
恨過你
可也只愛你
八年過去了,我們又一次在熒幕上看到了春嬌和志明。
孩子氣,會耍小聰明,愛給自己找理由的張志明。
大齡女青年,假裝堅強、疑心病的余春嬌。
像極了我們自己內心所臨摹的春嬌與志明,而我們,都各自踩在了青春的尾巴上。
普通人,自私,沒耐心,沒有擔當,缺乏安全感;
遇到緣分,我們輕易投入,遇到問題,又習慣性的躲開,這是我們每個人的通病,那些荒謬又平常的段子,毫無違和地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余春嬌有一個奇葩的電子郵箱地址,告訴張志明后,對方無奈笑笑爆了句粗口。張志明懂余春嬌這種幼稚的行為,也陪她看后巷通風口飄揚的紙袋,余春嬌也在張志明把干冰放進馬桶的時候驚呼好玩。
像春嬌和志明一樣,我們都有缺點,都是長不大的孩子,我們寬容彼此的不足,更懂彼此的幼稚和快樂。
只是八年后,張志明看起來還是那個長不大的”壞“孩子。
他會不經思考地花九萬塊買下毫不實際的擺設,理由是:男人這輩子需要一個達利;
遇到事情,他會推給別人,首先想到自己;
吵架了,只會說:最后一次啦,我會乖乖的。
終于,春嬌說:張志明,我不想要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不如算了吧。
第一部,因為那句”有些事情,不用一個晚上做完,我們又不敢時間“而愛上對方,可是最后他們輸給了時間。
第二部,在“我努力的想要擺脫張志明,卻沒想到變成了另一個張志明”的嘆息中妥協著愛著,但依然輸給了時間。
喜歡一個人很容易,但每一次我們忙不迭的往下走,總覺得關系進一步,再進一步,我們就可以緊到再也分不開,結果是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分開,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再進了的。在感情上,我們都習慣當逃兵。
生活逼得人不得不成長,
第三部,張志明學會了拒絕年輕貌美的姑娘,知道在夜店別待太久趕緊回家,知道存錢付首付,知道陪女友媽媽吃飯不再遲到,還耐心地陪買菜、教怎么用微博。
余春嬌,是你讓我長大的。
張志明,何嘗不是你讓我永遠是孩子。
最好的愛情,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在你面前做小孩,也能有勇氣為你長大,替你遮風擋雨。
最好的愛情,是我們看到了彼此的缺點,依然愿意包容,不離不棄,共同成長。
最好的愛情,是兜兜轉轉過后,最愛的,還是你。
張志明說了千萬次”對不起“,他是真的知道對不起。
余春嬌說了千萬次”不如算了吧“,但最后還是回了頭。
時間會沖淡戀愛的新鮮感,但唯一不變的是”我真的喜歡你啊!“
戒不掉,忘不了,全都因為是你,想和你去看4月28日《春嬌救志明》,i n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