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不得不說,績效考核關系到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也由此可以判斷出公司在未來能走多遠,是走上坡還是下坡路,沒有績效、沒有考核的公司,注定沒有活力,沒有未來。
你想啊,不管做得多或少,得到的獎勵都一樣的話,將挫傷員工的積極性的,所以要用績效考核對員工進行分層,做得好的,獎勵、升職、加薪;做得差的將不加薪或者淘汰。
無論怎樣,績效考核在公司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從阿里前CEO視覺看阿里是怎樣做績效考核的。
【三對一考核】:
阿里中供鐵軍最核心的三板斧:第一板斧,招聘;第二板斧,培訓;第三板斧,考核。
阿里的三對一考核(one over one plus HR)
舉例說明:假如你是個經理,上級是總監,總監的上級是副總。那總監在考核經理的時候,副總要參加,同時還要加上相應部門的人力資源,形成一個三對一的考核,其中HR負責做記錄,做協調,甚至做仲裁。
考核前,直接上級肯定要做更多的考核工作。HR也需要做更多考核準備,把基本事實核對清楚,比如數據。要確保雙方拿到的業績數據是一樣的,在團隊的基本表現也是一樣的,避免在基本事實上發生爭議。
董事會誰來考核?
衛哲建議,投資人也好,其他董事也罷,至少要兩個人來做這個事。泛泛的董事會考核,等于沒考核。董事會考核不是一群董事一起坐下來喝個茶,吃個飯就結束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人人都要考核,要做到無一漏網。只要有漏網,就會跑偏,就會脫節。
【“271”制度】
“271”制度中的“2”,是指團隊中表現最好的20%,“7”則是占據團隊大多數的70%,而“1”是團隊中排在最末尾的1%。
在日常管理上,一個團隊只要重點關注兩頭就可以了,也就是說要抓住“2”,解決“1”;中間的“7”,恰恰是不需要你花太多精力去管理的。
“271”既要縱向也要橫向,縱向對團隊內部,橫向對同一級別。比如副總這個級別有10個人,也要很明確:誰是副總中最優秀,表現最好的20%,誰是最差的10%。
獎懲措施:
1.晉升、獎勵、激勵都與“2”有關。將拿掉整個激勵盤子的20%到50%。比如說一共有10個人,要獎勵10萬元,第一名、第二名要就要拿掉10萬獎金中的4到5萬。
2.“1”的沒有獎金,工資也不用加。經過兩個考核周期,最末位的10%達不到要求,就會被淘汰。
阿里考核是連續兩個考核周期的?
因為有些表現是不可持續,好的、壞的心理因素、市場原因都會有的,我們要理解。連續兩個考核周期就差不多了,優秀的也證明了,落后的也很難翻身了。
考核結果最好進行公示,至少告訴他本人,讓他知道自己在團隊中處于什么位置,否則,考核的目的就沒有了。
考核的本質是:矮個里面要拔高個,高個里面還要看矮個。(換句話說就是:獎勵、提升最優秀的,淘汰最差的。)
【業績考核的三大要素】
要素一:頻率
阿里一直堅持季度考核,一年四次,“中供”鐵軍,一度堅持的是月度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簡單地根據考核的結果發獎金,而是讓員工和團隊進步。
在考核上,很多企業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沒有關注過考核的頻率。
要素二:內容
很多公司在考核內容上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考核業績。
阿里既考核業績,也考核非業績因素。
什么是“非業績考核”?
業績以外三件事——團隊、策略、價值觀。
a.團隊分,輸出干部的團隊,就應該加分;沒有輸出干部的團隊,就要減分,至少不應該加分。
舉個例子,如果兩個團隊都是10個人,今年都完成了1000萬元業績,但是一個團隊給公司貢獻了三個干部,另一個團隊沒有貢獻干部。哪個團隊完成1000萬元業績的難度更高呢?肯定是前者。
b.?策略分,就是他做的方法對不對,方法不對,光有結果也不行。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的戰略是多做中小客戶,如果兩個團隊的業績同樣是1000萬元,其中一個團隊的業績是由十個客戶貢獻的,另一個團隊的業績是由兩個大客戶貢獻的。哪個團隊的策略對呢?當然是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團隊。
要素三:價值觀
阿里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
比如兩個團隊都做了1000萬元的業績,一個團隊客戶斷約率很高,是靠新客戶補進來的;而另外一個團隊客戶投訴為零,客戶續約率90%。哪個團隊應該加分,哪個團隊應該減分?這就是價值觀。
阿里巴巴考核,業績因素與非業績因素是50%對50%,但必須基于業績,在達到同樣業績的情況下,可以酌情加50%或減50%。也就是說團隊、策略、價值觀是對業績重要的考核調整因素。依據團隊、策略、價值觀,在業績上設置不同的增減系數。
【如何進行考核】
如何不讓績效考核形同虛設?
一個公司你要什么,你就考核什么;你考核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
考核的目的不是決定年底的晉升、發獎金或者發期權,而是通過一次考核,讓團隊有更多的改進和進步。
那如何進行考核呢?
第一,業績部分
阿里的業績部分,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指標。指標一旦多了,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成為公司的重點。
如果公司形成了三件大事,所有的考核都變得簡單了。所以業績指標,要注意指標不宜過多。
第二,非業績部分
a.團隊要加分
一個公司的成長不僅是人數上的成長,一定還要有團隊質量上的成長。
b.策略找準,才能持續增長。
策略就是打法,就是我們用什么方法實現了目標。
符合策略的更能可持續增長。因為策略定對了,不僅能夠完成當年的業績,還能為未來的增長留下潛力。
c.價值觀是做事的底線。
一家公司的文化價值觀是公司對內、對外做事的底線。
文化價值觀的核心,是要搬到考核當中來的。
比如:一個團隊做了很多份外的事,也幫助了別的團隊,有很多實際案例。而另一個團隊非常的“毒”,不管公司任何事情,也不做別的團隊要求的份外的事。
雖然這兩個團隊都完成了一千萬,但要不要在考核文化價值觀的時候,讓他們感覺到不一樣?如果你沒有在考核中體現團隊合作的優劣,那團隊合作也白提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