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衙
一位前同事被離職了
一位前同事S,他所在的公司,新來了一個高管K。他認為高管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拒不接受。于是,在工作上產生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HR出面調解,但因為調節失敗,最后前同事S被離職了。
有人感嘆,有人唏噓。“胳膊擰不過大腿啊”,很多人這樣說。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如果低職級的和高職級的斗爭,一定是低職級的會失敗。
還有人說,這種事情,還看誰后臺硬,看誰和老板關系好。其實,也并不全是這樣。
斗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雖然大部分底層員工和中層經理產生矛盾,基本上都是底層員工被掃地出門,但也不是全部都這樣。具體情況,還看不可替代性。誰對公司而言是不可替代的,誰被掃地出門的幾率就會變小。誰對公司而言是很容易替代的,誰被掃地出門的幾率就會變大。
曾經有個制表廠,新來的廠長是董事長的小舅子,廠里的一個老師傅和新廠長產生了矛盾,新廠長揚言要炒掉老師傅,老師傅說炒就炒,不用你炒,我自己走!
大家都替老師傅惋惜,因為大家知道,新來的廠長可是董事長的小舅子。然而,最終走的卻是新廠長。因為廠長誰都能干,可是那個專門能處理手表機芯的老師傅,在市面上可不好找。企業是需要考慮成本的,換一個廠長,廠子照樣能運轉,但是換一個機芯師傅,廠子就要停產了。
不過老師傅也別高興的太早,有了這次事件,董事會決定,給老師傅派兩個新人,等新人學會老師傅的技術,就辭退老師傅。
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你可以多任性
在職場上的斗爭,看似是人的斗爭,其實和生產力是不能撇清關系的。大家都是公司的齒輪,有的齒輪換一個,不影響系統的運行,那就可以隨便換,而有的齒輪,一旦出毛病,公司系統就不能轉了,這時怎么辦?一定要維穩,不能讓那個齒輪出問題。
所以,凡是涉及到影響公司運營的斗爭,勢必會干掉一個,保護另一個。
在這種斗爭中,勝敗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就是,根據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去對比對方的不可替代性,就可以分析出大致結局。很明顯,不可替代性強的最終會留下,不可替代性差的會被清除。
比如,一個前臺和一個設計師發生矛盾,要開除一個人,那么必然是前臺。因為前臺的不可替代性很差,隨便就能招到一籮筐,而一個設計師的不可替代性,遠遠高于前臺。
所以,當你看到有的人不用打卡,遲到早退,很是任性,那么你能跟著學么?不能。除非你的不可替代性比他更厲害。如果你的不可替代性很高,你就可以任性。因為替代你的成本昂貴,拿掉你就是一種損失。在替代成本面前,公司可以容忍你的任性。
如果你的不可替代性不是那么強,那么還是小心為妙。
我是米衙,感謝你的閱讀,但愿我的文章能讓你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