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枚生活上粗枝大葉,偶爾自己腳上穿的襪子配不到同一對的人,又潛意識里希望種種一切趨向完美,大小事上權衡許久的家伙,做決策真糾結死,尤其花時間(一小時以上)、耗心力(翻來覆去、思慮過度、煩惱再三再四再五再六),包括對過去耿耿于懷難以及時清盤。哎嘛,我去!
糾結榜第十名:訂票
糾結度:輕微
時長:1小時內
反復頻次:5次以內
煩惱程度:爆發型焦慮、恐慌、焦躁,且逐年下降中(體力不成了)
畢竟,決定出行的無非時間這個最重要的維度:出發、耗時、到達。對我來說,唯一要注意的是給自己留夠寬裕的時間,讓自己不發瘋。很多人知道,這么多年,我趕火車或飛機一般是用跑的,比如今早重演跑跑跑,催死司機,逼瘋自己,斯文掃地(哈哈,斯文君還活著嗎?),連帶著兩位老師也是。欣慰的的是,今天倒不怪我!
ps:如果飛機,盡可能提前1.5-2小時到達,一般提前24小時訂素餐,切記切記。如果火車提前1-1.5小時,在火車站準備吃的或者上車前吃飽,或者到地方再吃。
糾結榜第九名:點外賣
糾結度:略重
時長:1-2小時
反復頻次:一般機會不多,每回5次以內
煩惱程度:反反復復挑來挑去看來看去,最后饑不擇食
回家時才會面臨點外賣的情形,一般預設會給自己做頓好的安慰安慰,80%吃現成,外賣是首選。早上刷手機到九十點,然后開始選選選,選擇困難癥此起彼伏!最后12點,要么隨便點常吃的那家,要么自己跑下去隨便吃那家,這何苦來哉!
糾結榜第八名:訂酒店
糾結度:略重
時長:3小時內
反復頻次:8-10次以內
煩惱程度:焦慮不安、七上八下
剛剛上午9~11:30找酒店,結果依然猶豫不決,發給行內專家M,她2分鐘拍板:
不要定民宿,除非已形成品牌的,一般體驗不如星級酒店。
星級酒店的價錢越高,失望的幾率會越低。距離最好離目的地近一些,開車20分鐘為宜或走路15分鐘。
根據行內人如此清晰的標準,篩選出來只有一家,?。
奇怪的是,昨晚在FZ,根據距離、價錢篩的一家是酒店式公寓,有沙發,空間大,雖然有bug,相比滿意,未糾結。想了下,并不是難以做決斷,而是考慮了太多因素所以猶豫,比如今晚的VIP感受如何、停車位、早餐、住過的人評價等,讓人難識“廬山真面目”。看來,引發糾結的是他人如何看我,我如此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贊賞,以至于難以抉擇。
給自己支個招:設置決策deadline和時長,到時間請人幫忙拍個板;在小事上(比如中午吃什么)碰見啥是啥,不多操心。
糾結榜第七名:選擇跟誰合作或者住
糾結度:略重
時長:7-10天
反復頻次:10-15次以內
煩惱程度:焦慮不安、七上八下、反復權衡利弊得失分析個沒完沒了
前段時間,某老師問我可否孩子租我一部分房間,大家合伙住,糾結癥又患了,想來想去想來想去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