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名為《手機游戲不能顛覆歷史》的文章后,網上關于王者榮耀的評論隨之發酵。
相關數據顯示,王者榮耀的玩家過億,其中11歲至20歲的用戶比例高達54%。文章認為王者榮耀這款手游的角色均取自于中國歷史和傳說的人物,其形象內容卻又與歷史傳說相悖——荊軻是女的,詩仙李白是刺客,名醫扁鵲是用毒高手……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中小學生會對這些人物設定產生扭曲。
之前在一個微信群里,有人談及這個問題。
“有一次幫朋友看外甥,問他知不知道李白是誰,他說是刺客。”
“王者榮耀禍害小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認知。”
“我問二年級的學生,榮字怎么組詞,他們說王者榮耀。”
而王者榮耀的界面內明確指示:本網絡游戲適合年滿16周歲以上的用戶使用。所以,對于這款游戲對小學生所謂的誤導,我并不想過多評論。
而今天我想談的是,為什么你還狠不下心來卸掉王者榮耀?
當初我入坑完全是因為前任喜歡,所以才想看看游戲到底有多吸引人,竟然可以不理我。但沒想到確實是個好東西,而他算什么呢:)
我卸載王者榮耀不下于十次,可都沒能成功擺脫農藥的毒害。
一直打,因為一直輸。一直輸,所以一直打。輸了又狠不下心,贏了還想再贏,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以致每天都收到提醒:“您今天在線時長已達兩小時”,“你今天在線時長已達六小時”。
上課時間,別人都在認真聽課做筆記,而我在開黑,總是想著只玩一局就認真聽課,結果一直玩到了下課。睡前玩到凌晨兩三點,周末躺床上抱著手機就是一整天。玩一局大概要20分鐘,一天起碼三個小時,在王者榮耀上花費的時間大概能寫完一部十萬字的小說。
事實上,我內心知道沉迷于此的弊端很多,但是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所以,每次很極端地卸載了不到兩天就會重新安裝。
我想每個人沉迷于王者榮耀,也不外乎這幾個原因吧。
在游戲里,我們盡情地表現自己,并以此逃避現實生活的種種。在游戲這個虛擬世界里,游戲角色的優越表現能讓我們內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
段位分級大概是王者榮耀里就抓人心的,反正我就是。每上一個段位,我都覺得自己牛逼哄哄的;要是掉段位了,感覺心空空的,難受極了。段位的升高,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上課太無聊,課后太無聊,所以我才會有事沒事就來一局。”這樣的心理,大概很多人都會有。反正都為了打發時間的,還不如娛樂一下,放松放松自己。
可是,你在游戲上花費那么多時間那么多精力,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在我看來,什么都沒得到,反而是失去了一大堆東西。
或許你會反駁說,那些電競達人就是靠打游戲發家致富,實現自我價值的啊。但是,在這一群體里又會有多少人能成為職業電競選手,靠著打游戲謀生?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沉迷于王者榮耀的人無非是在荒廢時間,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如果能用玩王者榮耀的時間來讀書,做自己所喜歡的一切事情,那你能得到的或許就很多了。如果你每天花一個小時讀書,那年底總結時你就會發現一年讀二十本書也不是難事。如果你每天花一個小時跑跑步,打打球,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你能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
Deadline才是最大的生產力。對于王者榮耀的深度患者而言,這句話簡直就是至理名言,起碼我是的。其實所謂的拖延癥,就是因為總覺得時間太充裕還不如打一局游戲,以至于經常熬夜趕deadline。
也許你又會說,這都只是個案吧,我玩王者榮耀也不過是社交的一種方式,偶爾和朋友開幾把黑都是為了增進感情。
那可能是我遇到的玩家都沒有你說的那樣,有著超強的自控力吧。上課玩,吃飯玩,睡前玩,睡醒玩,坐公車地鐵玩,甚至走路都玩,感覺無時無刻都能聽到王者榮耀開局的聲音,看見手上捧著橫過來的手機不停地比劃。
“真搞不懂為什么連你都玩這種游戲。反正我看見我朋友玩,我就想狠狠地甩他個耳光,一玩起來叫他都不應。”
這是一位朋友跟我聊微信時談到的,當時看完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挺不是滋味的。
我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寒假我每天都捧著手機玩,有時候臨吃飯前開了局就在飯桌上邊吃邊玩,一開始爸媽還表示了不滿,但我根本就聽不進去,依舊我行我素。每時每刻我都是在開黑,爸媽和我聊天我根本就聽不見,因為心思全在游戲。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玩游戲”,這是個很可怕的心理。
前些日子看到個段子
掃個墓還能聽見“歡迎來到王者榮耀”。
你的祖宗還有5秒達到戰場。
我們沉迷游戲失去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更多情況下,我們失去的是親情和友情。如果家人朋友相伴時,你的眼里只有王者榮耀,那你的人生該有多失敗。
我不想再為了游戲而把父母冷落在一邊,不想成為朋友口中的網癮少女,不想再荒廢青春,成為那個失敗的人。自制力超級無敵差的我,卸載一次不能成功,那就找人監督。總之,事不過三。
如果你的時間全被有意義的事情占據了,那你的滿足感、成就感就不需要在虛擬的游戲里獲取。而你,能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王者農藥的吸食者,那你離成功也不會太遠。
長篇大論并不是為了灌雞湯,而是想給你提個醒,分清利害關系,畢竟抉擇權在你手上。同時,也是為了督促自己,立下的flag不要倒。
總之,希望你能收放自如,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想起這段時光便埋怨如此頹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