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也聊教育 // 鳴鹿原創
關于教育的思考
常聽家長發出這樣的感嘆唉,你們老師的話簡直就比圣旨還靈!這感嘆,褒耶?貶耶?喜乎,悲乎?但依我看,更多的是無奈!
能不無奈嗎?現下,我們的教育,孩子一進學校,便成為了教師的影子。影附于形,形東則東,形西則西,簡直就是千依百順,言聽計從。就算是教師有千般不是,萬般不該,家長們也職能是隱忍負屈,敢怒而不敢言。這就是我們的教育!
有這么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孩隨父母赴德國定居。由于孩子的德語太差,父母便利用業余的時間給孩子開小灶,補習德語,使得孩子很快就能在課堂上對答如流,學業直線上升。依我們來看,這是多好的事啊。出人意料的是,孩子的班主任操起電話就是一通批評,說小孩子的父母占用了小孩的時間剝奪了小孩的自由。你想,這樣的教育下的孩子,豈能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獨立的個性?又豈能成為影子呢?
是教師的教育觀念造成這樣的局面么?那也不盡然。最主要的是我們的教育導向和我們的教育評估機制。君不見那些“造乖大師”不是頻頻地戴紅花上電視嗎?對于所謂的“統考狀元”,我們不是又發獎金,又捧榮譽么?那些“高級管理員”不是又評模又晉級漲工資么?就是這樣的偏頗的教育評估機制讓我們帶著學生拼命追求高分的啊!
還有更深的根源,那就是我們現行的教育模式。想想看,數萬萬的學子卡在獨木橋上,擠在窄窄的龍門前,憑何過關?憑分數!
所以分數就成了我們的命根子了。然而分數終究不是那么好拿的,要靠教師的嚴格管理,精心的點撥。同一張試卷小孫子能考100分,而作為名揚中外的名家王蒙先生卻只能考60分!難道我們能說王蒙先生的素質太差或者說王蒙先生的語文水平太低么?當然不是??梢娨梅謹凳呛纹潆y也!不靠知識、不靠水平、就靠教師的指點。這訣竅很多,大抵有“題海戰術”“強化訓練術”“死記硬背書術”“猜題術”甚至“鉆營術”“透視術”“眼睛轉彎術”等等。凡此種種,業外之人,莫測高深,故學生為了自己的前途,只好依附于教師,心甘情愿當影子;而家長則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教師和自己的孩子面前唯唯諾諾,徒喚奈何了!
“分,分,分,我們的命根,考,考,考,我們的法寶!”嗚呼,我們的教育已至非動手術不可的地步了!
點此藍色字體購買會員有驚喜回報(限首開)具體金額如下:
? 購買會員有返利。凡在此購買的會員均有豐厚回饋(平臺通知為準):月會員返利200貝貝,季度會員返利500貝貝,年度會員返利2000貝貝;若中途有困難可視情況給予全力援助,直到可獨立賺貝為止。
? 文章上榜有獎勵。凡文章被伯樂或理事會推薦上榜,上榜文篇篇都有額外獎勵:伯樂推文每篇獎勵100貝貝,理事會推文每篇獎勵50貝貝。
? 堅持寫作有扶持:扶持新人走上日更之路,每枚徽章都會有驚喜紅包:日更20天獎勵20貝貝, 50天獎勵50貝貝,日更100天獎勵100貝貝……依此類推,上不封頂。
?